姜默快要對他的預判能力佩服到五體投地了。
事實上,在備戰決賽時,兩人曾經為一波流第一局的比賽選圖發生過小小的爭執。
作為實踐派,姜預設為一波流會選擇灕江塔,因為進入季後賽,LW戰隊只輸過兩次第一局,選圖都是灕江塔。
但任佑安不同意。
“你想想我們兩次輸的原因是什麼。打貓爪巴的時候,我們實力比現在差遠了,會輸不奇怪;打FF就更沒有參考性,陸角解和裴梓戎的組合很難複製。反而如果我是一波流的教練,我肯定要選釜山。
“一波流也不會打灕江塔,而且其實他們很忌憚半藏加法拉的組合,這正好是我們擅長的。打到決賽,他們第一場肯定要求穩,要有心理優勢,所以選釜山更穩妥,灕江塔可能性很小。
“而且說實話,只要他們敢選灕江塔,我們就敢拿半藏加雙飛,保證給他們打出心理陰影來。”
姜默當然尊重任佑安的專業意見,但她仍然保留自己的看法。至少如果她是一波流的教練,哪怕為了求穩,也要選擇LW表現慘淡的灕江塔。
結果,上將伐謀,在戰術預測的層面上,顯然是任佑安技高一籌。
但成功命中對方選圖,並不能減輕任佑安的擔憂。
就像高考前的模擬考試一樣,能夠猜中命題,並不能保證學生拿到滿分。
儘管任佑安不僅猜中選圖,還猜到一波流會採用地面陣容,消耗LW的狀態,因此專門讓隊員們練習了雙槍輔陣容,加強輸出,但是他擔心,在一波流強大的進攻壓力面前,隊員們開場就會出現失誤,進而導致心理上的自我懷疑。
就像眼下,林仲龍和崔平順的長短槍組合,並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
倒不是隊員們表現不好,純粹是一波流給的壓力太大了。
本來,制定這套戰術的時候,任佑安就強調過,LW的進攻任務主要由崔平順的長槍承擔,而林仲龍需要更加主動地遊走,特別是要牽制住對方的後排,儘早切斷他們的補給,給崔平順爭取輸出的空間。
他的想法,林仲龍吃得很透,也在想方設法地往對方後排突入,不停拉扯。
然而,決賽場上無弱兵。同卞瀚宇和霍錦榮的輸出組合相比,哪怕是貓爪巴的輸出線,都像是在刮痧。
兩邊第一次照面,林仲龍甚至還沒看清對方的陣容,就差點被卞瀚宇一槍爆頭。
雖然他反應迅速,感受到威脅之後,立刻果斷躲到韓鈞的西格瑪身後,仍然掉了一半血。
“對面艾什獵空,”一瞥之間,他已經看清對方的陣容,“先破盾。”
話音剛落,看到自己已經回滿血,他已經縱身躍出人群,直奔汪昌楠的盧西奧而去。
兩隊幾乎拿出映象陣容,唯一的差別是一波流用了盧西奧,而LW則由明正操刀巴蒂,打的是進攻性更強的雙槍輔。
那麼破掉一波流的關鍵,就在於LW什麼時候能處理掉汪昌楠的盧西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