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世界的參差,姜默聽傻了。
趙嬋連她什麼時候放假都不知道,那邊任佑安倒好,過年假期行程已經排滿了。
想來想去,姜默只能從一個非常蒼白無力的角度出發安慰他。
“也還好吧,”她乾笑著,顯然對自己的話毫無信心,“總比選人定戰術輕鬆。”
“算了吧。反正現在沒別人,我給你講個故事。我是高中畢業直接出去留學的,想學機電專業,德國和英國都可以去,你猜我為什麼選德國?”
“免學費?”姜默推己及人。
這答案著實把任佑安逗樂了。
“你彷彿是在故意逗我笑。別搞了,學費一年才能省幾個錢?我當時就是在家裡呆夠了,想著儘量在國外多留幾年。”
“不是吧,你才18歲就能想到這麼遠?”姜默屬實被他的高瞻遠矚震驚到了。
相比之下,她從高中到大學簡直單純如白紙,就連出國留學的打算,也是在大三時受到室友的鼓動才下的決心。
“不想也不行,從我上初中開始,家裡人就沒少跟我念叨,不但指望我出國留學,還想著我將來在國外安頓下來,把他們都接過去。”
人各有志,姜默不會因為個人的選擇對其他人指指點點。聽任佑安嘮叨這些也挺有意思的,畢竟兩個人之前根本沒機會交流留學見聞,現在權當補課。
“那你怎麼沒留下?我記得好像在德國呆夠七年就可以申請永久居留了。”她隨口問道。
這下可算是戳到任佑安的痛處了。
“吃的不好啊,”他一臉痛心疾首,“還是本科的時候,有一次我被分組作業折磨得不想做人,回去之後刷影片散心,結果一不小心刷到個在歐洲留學的漢子發的教程,用電餅鐺做苕皮。我跟你說,當時我真看哭了,一點都不誇張。”
留學生饞家鄉菜的故事,姜默自然聽過不少。但是到任佑安這程度的確實罕見。
“至於嗎?”她大為不解。
“你敢說你沒有?”
姜默疑惑地望天思考半晌,猶豫地搖搖頭。
“還真沒,主要我……我媽做飯不太行,上大學之後我覺得食堂做得都比她好吃。”
話一出口,姜默就有點後悔。這話說得純屬把天聊死,而且看看任佑安那疏遠的表情——得,本來還想拉近兩人心靈的距離,現在看來變成徹頭徹尾的反向操作了。
“那咱倆屬實說不到一塊去,”任佑安悻悻地翻了個白眼,低下頭迅速地扒拉完麵條,擦擦嘴,繼續說,“反正經歷過那天晚上的打擊之後,我弄明白了一個道理,我不能沒有烤苕皮、紅糖冰粉、牛肉鍋盔和蛋烘糕,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
“你這惦記的是不是有點多啊?”姜默拼命憋笑。
“多什麼,我都還沒算上海鮮呢……哦,我都差點忘了,要論吃,柏林真是連農村都不如,我們村還能趕大集吃小攤呢,柏林光有個聖誕節集市,都是些啥?也就肘子勉強能入口,要是沒有義大利國際友人來撐場子,賣點披薩撐撐場面,那就毫無意義,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