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經歷了實戰檢驗的武器。
這是顛覆戰爭模式的武器。
“從景國都城到乾國都城,少說也得三月路程。即便朕放你回去也於事無補。”
景皇想了想說道。
“景國可是收到了什麼情報?”
楚墨的心提了起來。
上一次收到暗衛情報還是大半個月之前的訊息了。
尤其是遼國封鎖博海與清河一帶後,訊息更難傳遞。
“武衡聲東擊西,派入遼東路的都是些廂軍之類的,人數雖多,卻無甚戰力;暗地裡,精銳軍隊消失不
見。。。”
“什麼意思?”
楚墨想到了什麼,臉色立刻變了。
“如果朕沒有猜錯的話,武衡主力軍隊的目標應該是京畿一帶。”
景皇說出自己的判斷。
“據朕所知,武衡與遼國有某種聯絡。再加上他在京畿經營多年,不論是四大衛城還是禁軍裡,誰知道有多少軍將是忠心於他的?”
景皇接道。
“裡應外合?”
陳學忠脫口而出。
作為先是跟隨首輔張寶林,後又被譽王武衡收入麾下的禮部尚書,雖說因為加入譽王陣營時間不長,還不是核心力量,但能做到六部尚書之一,陳學忠自然有自己的渠道,對京都裡的暗流湧動有著清晰的認識。
“就前幾日的訊息,遼國聯軍從海上突襲了太倉州,州牧、錄事參軍等盡皆戰死。”
哲別開口了。
“步林峰戰死?”
楚墨想起那個一面之緣的步州牧,想起步霏,想起太倉州錄事參軍之女蘇盈盈。
太倉州若失,京都便只剩下衛城。
倘若沒有內患,楚墨相信有了火炮與火槍的京畿之地不會有大的危險。
但他知道,堡壘大多數都是自內部被攻破。
“陳尚書,你留在這裡與景國交接國書。徐懷,秦越,你們跟著陳尚書,務必護送國書與陳尚書平安回我乾國。”
知道局勢越來越危急的楚墨一刻鐘都不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