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王覺得楚墨此人如何?”
“楚墨?”武衡面色沉了下來,“此人頗多詭異之處。”
“據安排在景、遼兩國的探子回信,楚墨率領三千人,生生將景、遼兩國後勤補給線給打殘了。
譽王可知這意味著什麼?”
“先生的意思是……”
武衡隱隱想到什麼。
“楚墨將即將陷入分崩離析的乾國,生生拉回了正軌。換句話說,王爺最好的時機已經被其破壞了。早先定下的謀略也只能作廢。”
明鏡先生接著說道:“定遠關本就是侯府鐵桿核心,此次,原本與侯府不對付的西寧楊家,在這次攻城戰中又受了楚墨大恩。
可以說,王國兩大邊軍都與他牽扯上極深淵源。
而定遠伯府,又是當今皇上的死忠,原本定遠伯死後,趙家也就一個年邁的老太君還能說得上話,可現在,楚墨的影響力比定遠伯生前不僅多了西寧府,還在商業上極為強大……”
武衡的臉色越發的難看。
“楚墨必須死!”
“他能在箭神哲別手下活下來,這世間能殺死他的,怕是不多了。”
明鏡先生感嘆道。
“箭神手下活下來,這種搖言先生也信?”
武衡想起自己也算見過楚墨幾次,就他那虛浮的腳步,能在箭神哲別手下存活,打死他都不信。
“殿下,此事千真萬確。”
明鏡先生肅容說道,從懷裡掏了封信遞給武衡。
“楚墨無限接近大師級?”
武衡看著信箋最後哲別的落款,眼睛裡全是不可置信。
“殿下,不僅如此,楚墨還是個謀略高手,佈局無聲,手段之高,當不在我之下。”
“這怎麼可能?”
武衡自然不信。
明鏡先生可是他的頭號幕僚,這些年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不僅讓他實力暴漲,還串聯了景國、遼國的此次聯合進攻。
“戰爭除了人的因素,剩下的無非是錢、糧、器械。
殿下不妨想想,楚墨推行的新糧、三大工坊以及萬利商會,是不是就衝著這些去的?
我也是在這些成了規模後才看出來。”
明鏡先生感嘆道。
工部那邊不斷改良的甲兵,以及制船廠已經建好的十幾艘配上火炮的鉅艦,讓乾國能夠快速反擊,極大彌補了補給太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