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定遠關正式文書透過八百里加急,沿途宣傳時,整個京都沸騰了。遼國退兵,定遠關無恙,這是開戰幾個月來最好的訊息。
武淮便是在這一天風塵僕僕的趕回京都。
家門都沒回便去了定遠伯府。
“世子回來了?”
大腹便便的趙飛燕在秋菊攙扶下來到廳堂。
顧輕歌跟在身後。
“快快坐下。”
武淮也是幾個月沒回京都,乍一見,趙飛燕竟然有了如此大的孕肚,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壞哥哥!”
趙飛燕到底害羞了。
“哦,給你…”
武淮摸出楚墨的家書。
“相公要回來了!”
趙飛燕哭了。
又笑又哭。
“怎麼還哭了呢……楚墨那小子立下不世功勳,該高興才是。”
武淮自己卻也忍不住紅了眼眶。
自從接到楚墨託人傳訊後,他便快馬加鞭的趕往遼東,帶著大批的銀錢,去幫楚墨善後。
是的,武淮趕到洛河府周邊接納那些遷徙的西寧人。
三過家門而未入。
迴歸榮親王府後,素日裡紙醉金迷的父王竟然難得的誇讚他,說他長大了,曉事了,當得起榮親王府之責了。
這不是武淮最開心的,最讓他開懷的是,父王竟然將領地內的常平倉開放,賑濟流連失所的災民。
而在這個過程裡,昔日那容光煥發,豪氣干雲的榮親王,回來了。
武淮猶記得臨行前,夾道相送的西寧災民,那跪滿道旁,虔誠的祝福……
“怎麼一個個都哭成淚人了?”
去請老太君的秋菊,撫著老人家走了進來,忍不住笑道。
她的眼眶裡,也是喊著淚水。
一路上,秋菊已是將信件大致內容複述了一遍。
“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