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我時常說的,格物致知,格物改變命運。
所以方大人,劉尚書,工部真的大有所為。
那些工匠們,尤其那些在各個行業裡的翹楚之才,才是工部最值得珍惜,最大底氣所在啊。”
楚墨認真說道。
方子墨點了點頭。
“所以,不論是稅改,俸祿體系改革,這些人都應要是收益者,是我乾國重新煥發生機的根本。”楚墨轉頭問道:“劉尚書與方大人覺得我乾國與遼國、景國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一個從事農耕有恆產,一個從事遊牧無恆產?”
劉炳坤到底是戶部尚書,這個問題早就有了結論。
“劉尚書說的對。但恆產是怎麼來的?查閱變遷史,從最初的籬笆防猛獸到後來的城池防賊寇,這些全都是創造力變現的具體表現。
我們鄙視遼人,鄙視景人,不就是源於他們沒有創造力,只會強取豪奪搞破壞嗎?
而我們乾國坐擁寶山卻不知利用,這就是最大的敗家行為。當然,現在行動起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楚墨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前世工業革命楚墨一知半解,但他知道蒸汽機、煤炭、鋼鐵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三項主要因
暫時的乾國還不具備這個條件,但事情總是一步一步來,即便自己的想法有所偏頗,但朝著這個方向走絕不會有錯。
戶部、工部一二把手都在,有這個機會給他們灌輸一些被歷史證明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楚墨不想錯
過。
方子墨眼睛越來越亮。
他與楚墨接觸的最多,也見識過水泥的神妙之處,是最能感受這些新奇創造帶來變化的人。
“平思所言甚是。我回去之後就與尚書大人商量。”
“方大人可以先建立名錄。將各行各業頂頂大名的工匠收羅進來。不如這樣……”
楚墨說著說著有了新的想法:“三大工坊每年的分潤拿出10%作為專門的資金池,每年工部、戶部篩選出一些表現突出的工匠,給予重獎。
想必這樣對激發工匠的創造力應該大有幫助。”
劉炳坤皺眉道:“好是好,但若工坊其他股東不同意呢?”
“沒有什麼同不同意的,一切用股權說話。這就是股份制與連財合本、鬥紐的根本區別。”
劉炳坤與方子墨對視一眼,對楚墨表現出來的強硬頗為不解。
“平思不怕股權沒人敢買嗎?”
“如此最好,事實上,從侯府角度而言分派股權出去絕對是不划算的事。無非就是前期啟動的慢些,但賺的錢會更多。
若非皇上想要進行一些變革,我是不贊同出售股權的。兩位大人,放心,賣不出去的股權,侯府兜著。如今咱們都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我也給兩位大人透個底,家有餘錢,就儘量多的買入三大工坊股權。時間會證明一切。
交淺言深,兩位大人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