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面的斥候迅速來報:“吐蕃軍又攻了上來,這次有郎尚的親兵隊。”
見尉遲搵興臉色一變,顏淳祐知道遇上了勁敵,忙向尉遲搵興打聽。
在往西城的路上尉遲搵興給顏淳祐粗粗的說了一下郎尚親軍的情況。
到了西城果然見黑壓壓的吐蕃軍隊已冒著箭雨到了城下,可這次城頭的箭手卻沒了一點優勢,郎尚親兵隊中的射鵰手利用凍僵的屍體作掩護,隔著五六百步幾乎箭無虛發。
幕克族的勇士指揮著永丹的戰士利用烏多將卵石拋上已經塌陷的城牆,和射鵰手配合起來,壓制著豁口的兵卒不敢露頭。
烏多就是吐蕃的拋石兜,相傳吐蕃的第一代贊普捏赤贊普時代,騎犛牛到須彌山,路上犛牛踏上一條蛇,蛇躍起攻擊犛牛,捏赤贊普受到啟發,發明了烏多。
烏多由兩米左右的毛線擰制而成,繩子中間劈開一個兩寸左右口子,用皮料縫製而成兜狀,在凹坑中放置巴掌大小的卵石,將繩索順時針輪轉起來,將卵石丟擲,最遠能夠擊打到五六十步的目標。
吐蕃牧民用此來驅趕離群的牲畜。
用在戰場上,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部分士卒迅速將雲梯搭在豁口上,如同一串螞蟻向上攀去。
豁口低矮,又被這幾日凍僵的屍體形成護障,就是雲梯被魏國計程車兵冒死推倒,沒摔死的吐蕃士卒又攀爬著屍體登了上去,很快就有一隊吐蕃士卒攀上豁口,和魏兵戰鬥在了一起。
達不倫看到城頭上的戰鬥,大手一揮,親兵隊中三百多的刀斧手急速向豁口發起了攻擊,扎西多瑪趕緊招呼幕克族的戰士向左右退卻,讓開豁口,即便是這樣,反映慢的幕克和永丹部族計程車卒也被衝了個七零八落,不知多少人被砍倒在衝鋒的路上。
顏淳祐和尉遲搵興趕來的時候,西城牆已經被郎尚的親兵隊攻陷,看到那些吐蕃士兵面無表情的將剩下的魏國傷兵拉倒城頭,一刀砍掉頭顱。
那些傷兵,大多是武勇營的將士,尉遲搵興瞬間紅了眼,舉起長劍,就要衝出去,卻被顏淳祐一把拉了回來。
“這個時候,重要的是趕緊佈置巷口的防禦。”
但是西城失手,郎尚自然是全軍壓上,到了傍晚,大半個城池已經落入吐蕃軍隊的手裡。
夜色將臨,顏淳祐派出的斥候回來,說郎尚大軍已經開始往城北和城南移動,這是要將剩餘的魏兵堵向城西,而那裡,熟悉戰事的顏淳祐知道,郎尚肯定埋伏了重兵。
只有撤離了。
尉遲搵興已經滿身傷痕,一隻腿也被砍沒了。
這是他看到西城吐蕃親兵虐殺武勇營傷兵以後,奮不顧身衝殺的結果。
抓著顏淳祐的胳膊,滿臉鮮血的尉遲搵興含笑說道:“武勇營駐守敦煌二十三年,那次丟棄敦煌,我就該死了,幸得嘉興伯又收回敦煌,今日我不能再走了,武勇營還有三百將士,請將軍將他們帶走,給武勇營留一點種子,還請將軍替我給嘉興伯帶句話:搵興在此,等大魏將士歸來。”
趁著黃昏,三千魏騎兩人一騎,迅速向三危山衝去,顏淳祐回頭看了一眼被煙霧籠罩的敦煌城,彷彿看見尉遲搵興和留下斷後的一千多傷兵,相互扶持著,向攻殺而來的吐蕃人發起最後的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