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康熙將他喚來,大概,費揚古找的那個墊背,就是他了。
胤祺心如明鏡,臉上卻只作焦急態:“皇阿瑪,西路軍可不能亂!”
康熙滿意地點點頭,他這兒子雖然沒在宮中養大,眼光見識卻還是有的,不比老大差。
“蒙古人驍勇善戰,悍不畏死,是我們的最好盟友,你去那兒那邊幫著費揚古。”
康熙冷聲吩咐。
果然如此,胤祺迅速琢磨著,他是與蒙古走得最近的阿哥,此次蒙古人過來,也是他帶著酒肉去為他們接風,曾經大口吃過肉,大碗飲過酒,他在蒙古人那兒,有著幾分薄面。
因此對於康熙的這個旨意,胤祺也不覺得如何為難,他一點磕絆也不打地應了。
康熙一愣,他原本以為胤祺會藉故推脫,畢竟誰都想跟在中軍帳下,在康熙眼皮子底下待著,被他看見,立功的機會都大很多,沒想到胤祺卻真是個實心人,君父的一句話,他便心甘情願地從中軍跑去西路,是個忠君愛國的。
“好,”康熙哈哈大笑,一晚上的沉悶終於在此時一掃而空:“等你回來,朕重重有賞!”
胤祺倒不在意什麼賞賜,反正身為皇帝的兒子,他無論如何也能有個親王的爵位,不過是時間早晚罷。胤祺無意在這事上費心思,他見著康熙沒有旁的吩咐,立即便向康熙告退,趕著去處理西路軍的事宜。
康熙盯著胤祺的背影,眼中全是探究,蒙古人性情粗獷,愛憎分明,許多人聽見要和蒙古人打交道,恨不得有多遠離多遠,康熙眯著眼睛看著胤祺的背影,也不知他這兒子是心裡有數,還是莽著往前沖。
到底如何,很快就會知道。
輕車簡從,胤祺領著舞文和弄墨一句疾馳,沒幾日,便追上了慢悠悠走著的西路軍。
胤祺先是去見了費揚古,費揚古見著康熙將五阿哥派來壓陣,很是鬆了口氣,立時將他迎往上座,將行軍情況與胤祺交代。
胤祺也不推脫,聽費揚古說完後,將杯中茶一飲而盡,抹了抹嘴,便往班第帳中走去。
班第正與策稜在抱怨著費揚古的不近人情,他們本就是幫著大清打仗,連喝口酒都要被管著,實在是難受,他正謀劃著如要何給費揚古好看。
突然聽見帳篷響動的聲音,兩人一躍而起,從腰間將刀抽出,直沖帳篷門喝道:“什麼人!”
只見帳篷動了幾下,胤祺笑眯眯地走了進來:“姐夫別來無恙!”
後又與策稜打了招呼。
班第和策稜本就與胤祺交好,見著他,臉上的防備卸下,刀重又插回腰間,只見班第揚聲笑到:“五阿哥怎麼來這兒了,快,把我珍藏的酒拿來,今日我們不醉不歸!”
喝酒!胤祺眼皮一跳,班第和費揚古一開始的沖突,便是出自酒上,他若是陪著他們喝酒,便是站了班第這邊,日後費揚古掌兵,將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