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發怒 榮寧二府的直系男丁全去為先帝守……
黛玉錯愕地看著探春。
此時正是三九天, 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丫鬟婆子們都縮在屋子裡取暖,連廊裡頭卻也沒有其他人, 因此探春這堪稱石破天驚的話語,唯有黛玉聽見。
探春的臉被料峭的寒風吹得通紅,烏發縷縷散落在頰邊, 她深深地呼吸, 平複著追著黛玉跑來的小喘, 一雙眸子卻亮晶晶地, 期待地盯著黛玉。
“三姑娘,”黛玉斂起了笑容,正色言道:“你知道蒙古是什麼地方嗎?你又知道蒙古王公是什麼性子嗎?”
探春微微向後退了一步, 她久居後宅, 就連去旁人家做客都沒去過幾次,不過是從母親長輩的閑談中知曉宮中嫁格格一事。
這般閑談之語,原先不過是隨意聽過便罷, 從未在探春心裡留下漣漪,但在賈府危急存亡之時,這事情突然浮現在探春心中, 久久沒有消去。
探春自是有著自己的考量, 她望著遠處在被朔風吹得蔫了的紅梅, 早些時候她們姐妹並寶玉還在對著這紅梅吟詩作畫, 寶玉更是親自去櫳翠庵討了幾枝,在瓶中插著格外鮮亮, 然而被雨打風吹之後,梅花也從枝頭凋零,再不複早先的盛景, 好似預示著她們姐妹的命運。
“宮中的格格都得 ,我如何嫁不得。”
探春梗著脖子,倔強不已。
黛玉深深嘆氣,確實,繼大公主之後,康熙三十年和三十一年,康熙將他親生的兩個公主,榮妃所生的二公主和兆佳氏所生的三公主都嫁去了蒙古,賈母與王夫人都是入宮見過禮的,想必探春見過聽過便上了心。
但,探春與那些格格們卻完全不同,身為天家格格,她們身後站著的康熙,再混賬的人,對於天家都有著起碼得忌憚。
更何況,公主出嫁後,都是有著自己的公主府,也不用和駙馬一家子人長期相處,更別提在草原上過得實在不開心了,收拾東西回京城,也不是不可以。
就這樣,公主們在蒙古也未必過得如何順心。
但探春有什麼呢?即使她憑著出嫁蒙古的功勞,保住了賈家的爵位,但賈家本就沒甚麼出息,更無人能為她撐腰。
何苦來哉。
黛玉只為探春不值,她水潤的眼眸裡滿是憐惜:“探丫頭。”
黛玉喚回了未出嫁前的稱呼,與探春推心置腹:“你是個明白人,又如何不知曉此事不可為。先不論萬歲爺會不會看在你嫁去蒙古的份上饒了賈府,就說這滿府上下,誰能知道你的苦心。”
“早先你幫著二嫂子管家,我是聽過你名聲的,誰不說你一句雷厲風行,心中有大溝壑,但你那麼辛辛苦苦,費了多大的勁,才在園子裡一年省出兩三百兩銀子,前頭沒兩天就揮霍了,你又是何苦。”
探春沉默下來,她又如何不知賈府裡頭的弊端,但她不過是個閨閣中的女子,又能如何。
“福晉容稟,”兩行熱淚從探春眼中滴下:“我在家裡每日睜眼就是這一畝三分地,哪裡知曉外頭的世界,但一損俱損這個理,我還是懂的,我們這些女子依附於家族而生,家裡真敗了,我又能好到哪兒去,二姐姐多麼好的人,差點就要被那個孫紹祖糟蹋了,更別提攏翠庵裡還有個妙玉,難道我還沒看夠嗎?”
說到這,探春打了個寒顫,眼中的懼色格外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