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粵地 廣州見聞
粵地濕熱, 在京中迎春剛剛綻放之時,粵地早就百花盛開,街道巷尾, 三角梅開得絢爛,靜坐在房間裡,不多時便是滿身的大汗, 更別提走在路上, 更是剛出門便汗如雨下, 這也導致了粵地的衣裳, 比京中要輕薄許多,甚至有些衣裳穿在身上,看著都有幾分不莊重。
胤祺與賈璉一開始還沒甚感覺, 沒多久, 只覺用了冰鑒的房間裡愈發潮濕,地面上牆上猶如被雨淋過一般,每日都濕漉漉的, 渾身上下的骨頭都乏的不行,時不時的泛酸。
若撤了冰鑒,又實在是被這濕熱天氣逼得喘不過氣來, 思索過後, 胤祺索性吩咐了舞文和弄墨, 去當地的鋪子裡, 買了一批最為時興的衣裳,迅速換上。
不得不說, 這些衣裳雖然沒有江南織造上進的綾羅綢緞的精緻,摸上去料子也不甚厚實、柔順,穿到身上, 卻是涼快異常。
胤祺摸著身上的衣料,若有所思。
好容易適應了此地的氣候,但胤祺並不急著出去,他一直抓著約翰在學外邦的語言,反倒是賈璉心急不已。
賈璉也是管著榮國府外頭事的主事人,這些年裡應酬交際,也是長了些見識,知曉不能凡事都指著胤祺,難得跑了這麼一趟,想要賺錢,自己得跑動起來。
遂寫了拜帖,按著王熙鳳寫給他的名單,一一送了出去。
沒多久,賈璉送出去的拜帖便有了回信,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粵海關監督的回信。
廣州府自元朝始設,為廣東的十大州府之一,自康熙南巡下旨開海禁之後,先是在粵地,閩地設了海關,次年又在浙,江兩地設海關,自此以後,此四地成為大清與外界交往的門戶。
其中最為繁茂的,便是粵海關,就連從閩地上岸的貨物,也多到粵地集散,南邊、西邊的洋人的大船都從廣州碼頭上岸,就連東邊的倭國、高句麗等地,見著此地繁盛,也多次遣人來此。
此地海關之事,悉由粵海關監督負責。
自三藩之亂後,對於南邊的州府,康熙派綠營兵和八旗兵駐守,不僅在廣州、肇慶、惠州設有總督、巡撫、提督,更是加設了廣州將軍一職,由八旗子弟領兵。自從開海禁之後,為了應對往來的洋人,康熙又在濱江臨海之處設邊防七鎮。
重兵之下,誰也不敢在此鬧事,無論哪國的人,在廣州都老老實實地遵循著清廷的規矩。
也因此,粵海關監督,雖說官銜不高,說話卻很是管用,無論是外國的使臣,還是經商的商人,都得先拜了他的碼頭,才能順利。
王熙鳳家的祖上,便在此地任了幾年海職,雖說如今已經入了京中,但煙火情還在,現任的粵海關監督李燁,便是王家的故交。
李燁接到賈璉拜帖之時,迅速將王、賈兩家的情況思索一道,彼時王子騰剛赴了外任,賈政也點了學政,更別提賈府裡頭還出了個貴妃,外甥女又成了阿哥福晉,這架子拿出去,還是很能唬人的。
李燁有心維系京中關系,粵地再好,離京中十萬八千裡,他長久蹉跎於此,前途徹底無望,見了賈璉的拜帖,忙不疊地令人回信,在家裡設好宴席候著。
賈璉接了信,忙令小廝將他新做的衣裳取出來,這是賈府裡的繡娘一針一線,耗時半年才繡好的衣裳,極盡奢華,穿到身上,盡顯風流,絕非是粵地能比。
果然,等到了李府,李燁見著賈璉這翩翩公子的富貴模樣,更加高看了他幾分,待他也更為熱切,對於賈璉所問之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一場宴罷,賓主盡歡。
自京城至粵地,雖說不至於風餐露宿,但到底旅途顛簸,賈璉已經許久沒有如此享樂過了,等到酒酣耳熱之際,李燁將家中豢養的歌女換來助興,見著眉目如畫,腰肢柔軟的歌女,賈璉當即便動了心思,這一路上走來,他不過是在小廝身上瀉火,都要忘了女人是什麼模樣,一時間,他眼睛直愣愣的,看得痴了。
等到停杯投箸,宴散人去,賈璉坐上馬車,便見著為首兩個歌女柔順地等著了,賈璉心裡大喜,連眼睛都紅了,當即便要動起手腳來,等到手伸出去,都觸到衣帶,突然想起了胤祺。
根據賈璉的觀察,五阿哥這一路走來,並未找過人伺候,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素了幾個月五阿哥也得放鬆,李家的人知根知底的,想必送給五阿哥是極好的。
遂賈璉忍住了心裡的急躁,催著馬車盡快回他們落腳的院子。
等下了馬車,入了屋子,胤祺正躺在天井裡,與約翰學著那佶屈聱牙的西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