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發怒賈府為主) 我是管不了你們了……
風沙滾滾, 旌旗獵獵,身著帝王眼袞服的康熙,屹立於萬人之上。
他高高揚起右手, 在長生天的見證下,為喀爾喀歸附的各部貴族冊封。
山呼萬歲聲起,滿蒙各旗臣服在康熙的帝王威儀之下, 多倫會盟的最終目的在一刻, 徹底完成。
身為康熙的兒子, 理藩院的實際負責人, 胤祺站得離康熙很近,與激動地臉漲得通紅的大阿哥比起來,胤祺卻格外的冷靜。
他並不為了大清的天威而激動, 只為了他所負責任務的完成而鬆了口氣。
是的, 在康熙為喀爾喀封爵,又宣佈成立蒙八旗,將蒙古各部編入其中後, 此次多倫會盟的重頭戲便已經完成,康熙迴鑾的日子也近在咫尺。
在又與蒙古諸部大宴一場後,次日早晨, 天光微亮之時, 康熙的禦駕便已啟程迴鑾。
此番回京的隊伍, 較之來時, 又多了許多人。既有羨慕京中繁華,欲隨著康熙去京中小住的王公, 也有被康熙看中,點名隨駕入京的蒙古勇士。
當然,純禧公主的額駙, 班第臺吉,也在這些人之中。
純禧公主反而沒有隨著康熙的聖駕回京,她領著侍衛和女官,回了草原,收拾家當,準備將府中的東西全部搬回心心念唸的京城。
薛寶釵雖然是純禧公主的女官,但她到底是半路出家的,並非純禧的心腹,對於純禧與額駙想要回京的打算,並不知曉,畢竟事成以秘,純禧在紫禁城裡平安地長大,並能憑著養女身份頗得康熙的歡心,心思細膩可見一般。
薛寶釵自詡隨分安時,她與侍衛首領阿克丹成親的時候,是做好了一輩子住在蒙古的打算的,當年明妃為了漢家江山,以女子之身出塞和親,得了個青史留名,多少年後還有人的詩詞為她而作。
薛寶釵不敢與明妃並肩,她鉚足了勁的親近純禧公主,只要公主能夠看到她的本事,對她多依仗幾分,憑著公主的臉面,京中內務府那些人,也得對薛家高看幾分。
誰成想這麼一次普通的參見後,公主居然就能夠回京居住了,這對薛寶釵而言,簡直就是天大的好訊息,且不提她的母親兄長都在京中,京中更是權利的聚集之處,回京之後,她的夫婿想要謀個前程,也比在大漠容易許多。
一邊收拾著行囊,薛寶釵一邊盤算著,她的眼中燃燒起了更烈的,名為野心的火焰。
草原寒苦,但也是有些好東西的,薛寶釵收拾著她攢起的家底,琢磨著回京要與那些親戚們走動起來,特別是姨母家的姑小姐,沒幾年她就要嫁給萬歲爺的阿哥,等到康熙為阿哥們封爵之事,一個貝勒福晉肯定跑不了,更別提憑著皇太後的寵愛,五阿哥直接封為親王有可能。
趁著林家姑娘尚在閨中,要與她多多走動,閨中的手帕交情分非同一般,又哪裡是後頭攀附的人能比的,與林姑娘處好了,她在五阿哥枕旁吹吹風,說不得五阿哥心情一好,許阿克丹一個前途,這比攀扯其他關系要好上無數倍。
如此盤算著的寶釵,在回了京中,拜見過母親後,立即便給她的姨母送了拜帖。
王夫人久居家中打理家務,每日裡都頭昏腦漲的,自從薛家搬出去後,更覺著身旁連一個貼心人也無。
突然收到寶釵的拜帖,王夫人喜不自勝,立時便應了。
彩霞笑著奉承了幾句,將王夫人哄得合不攏嘴,得了一把銅錢的賞,才拿了帖子遞給外頭等著的嬤嬤。
屋子裡王夫人嘴角的笑意久久未散,她對著周瑞家的嘆道:“當日寶丫頭住我家中的時候,我看她就是個好的,等她選了女官伴著公主出嫁,雖說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我這心啊,卻總好像被放在油鍋裡煎一樣,時時刻刻都放心不下,哪成想,寶丫頭居然有了這麼大的造化,得了公主的親自賜婚,嫁入了葉赫家,我那苦命的姐妹,也能踏實下來了。”
周瑞家的本就是王夫人的陪房,在王家的時候也是見著薛姨媽長大的,聽王夫人這麼唸叨,她同樣笑了出來:“阿彌陀佛,要不怎麼說人的命都是天註定呢,再想不到寶姑娘能得到這貴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