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清穿+紅樓]大清富貴閑人> 第114章 養蠱 都是兒子,為什麼如此不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4章 養蠱 都是兒子,為什麼如此不公…… (2 / 2)

該不該說康熙確實有先見之明,在他暴怒呵斥太子之後,太子並未直接離開,反而跪在康熙的營帳外請罪。

隨軍的宗室、大臣們,見著儲君這般狼狽模樣,不管處於什麼考慮,紛紛向康熙求見,試圖為太子說情。

然而所有的求見,全被攔在了門外。

更有甚者,賬中的帝王將太子的請罪全部視而不見,只連下了幾道旨意,怒斥太子的不忠不孝,令他回京,關入毓慶宮反省。

“太子,”胤祺晝夜不停守在康熙床頭,眼睛已經熬得通紅,他見著太子依然沒有離開的打算,眼皮只跳,他讓梁九功盯著帳中已經陷入昏睡的太子,自己悄悄走了出來,對著太子行過禮,冷著臉說道:“莫非你要抗旨不遵?”

太子抬頭,他的眼睛比熬了幾夜的胤祺還要陷得厲害,來不及剃的胡須長出青色的胡茬,頭發也淩亂得不成模樣,他赤紅著眼睛,狠狠瞪著胤祺:“你也是來看我的笑話,你放心,我的位子還穩著,不知皇阿瑪被誰蠱惑了,等我和皇阿瑪解釋清楚,你們就等著吧。”

胤祺長嘆口氣,他靠近太子的耳旁,輕聲說道:“太子,你難道還沒想明白錯在何處?”

太子怒目圓睜,他早在胤祺走近時便已經站起來,聽了胤祺的話,太子勃然大怒,狠狠抓住胤祺的衣領,一把將他拉近:“我沒錯。”

太子自認為兢兢業業,為康熙將家守好,他坐鎮京中這段時日,日夜不息地處理政事,偌大的國家沒有出任何岔子,就連他生性嚴厲的太傅,都贊了幾句。

然而奉旨到了禦駕前,康熙卻不分青紅皂白的將他呵斥,太子也委屈的不行,只恨恨想著到底是誰進了讒言,他日後一定要狠狠回報。

當然,在太子心裡,進讒言的人選基本已經確定,除了一直嫉妒他,且隨駕出行的大阿哥胤提,還會有什麼人。

胤祺的領子被太子緊緊勒住,他急促喘息著,湊到太子耳旁,用氣聲說道:“大阿哥對裕親王不敬,皇阿瑪勃然大怒,令他離了中軍。”

聽了此話,太子眼瞳睜大,胤禔都不在中軍,如何能進獻讒言,就連聽了大阿哥被康熙處罰,都沒心思幸災樂禍。

到底是誰,隱藏在暗處,做這些上不了臺面的事情,太子喘著粗氣,盯著胤祺,心知胤祺必然知道內情,才會與他賣好。

胤祺卻好似不知太子所想,他用手將太子的手握住,從他衣領上拿下:“大阿哥去了裕親王麾下,皇阿瑪令他好生跟著裕親王。”

太子臉色慘白,此次康熙親徵噶爾丹,分為左中右三路,康熙坐鎮中軍,裕親王福全帶隊去往右路,從古北口出關,恭親王常寧率軍前往左路,從喜逢口出關,左右兩路大軍合圍噶爾丹。

將大阿哥派去右路當中,完全就是讓他去撿天上掉下的軍功,大阿哥對伯父裕親王不敬,康熙居然就這麼輕拿輕放,甚至還為他善後。

都是兒子,為什麼如此不公。

這個疑問在太子腦中閃過,很快,他便有了答案。所以,皇阿瑪的忌憚,已經到了這般地步,他監國之時,做的太好反而是錯。

胤礽慘笑著,精神比胤祺出來之前更加頹唐,他重重跪下,給康熙磕了三個頭,苦笑著騎上馬,帶著不多的隨從,狼狽的回京。

康熙的這番動作,讓一部分人噤若寒蟬,小心翼翼地唯恐觸怒了帝王,另一部分人卻心生更大的恐懼。

能在康熙身旁伴駕的,文臣的素養自不用說,武將身邊也帶著幕僚,個個都是通讀史書的。

康熙生病一事,在軍中不是秘密,只不過無人知曉他的病況,見著特意被召來侍疾的太子被驅逐,康熙又在皇子與宦官的把持下不見外人,不少人大逆不道的想起了始皇的沙丘之變。

中軍之中的氣氛更加緊繃,若非帳中經常傳出康熙的聖旨,早就有人按耐不住。

但這份平靜也只維持了幾天,隨著康熙陷入更深的昏睡,每日清醒的時間少得可憐,太醫一日比一日哆嗦的厲害。

中軍大帳中傳出的命令愈發的少,軍中將士愈發坐不住。

滿人馬背上得的天下,信奉拳頭裡才是硬道理,能領兵打仗的,個個都是火爆脾氣,在再一次求見康熙被拒之門外後,鈕祜祿的一個將軍驟然暴起,指著攔門的梁九功鼻子,怒聲呵斥:“你這閹人,到底在弄什麼鬼,這帳子,老子一定要進,你若識相,就老實給我讓開,老子的刀可不長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