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京中 帝王親徵後的京中事
花開兩朵, 各表一枝。
在大公主出嫁的車隊剛從京中出發,尚未到蒙古之時,康熙親徵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時機轉瞬即逝去,趁著準噶爾沒有準備,康熙迅速的集結了隊伍, 揮師北上, 直奔準噶爾。
帝王親徵, 氣勢煊赫, 黛玉待在林府中,隔著重重庭院,都聽見了外頭的誓師之聲。
旌旗蔽日, 浩浩蕩蕩的隊伍走過, 揚起漫天的塵土,有著康熙坐鎮中軍,行軍格外順暢, 大軍一路往西北而去。
與康熙之前離京下江南不同,這次康熙是禦駕親徵,刀劍無眼, 誰也無法保證康熙能夠從戰場上平安歸來, 為了確保大清的穩定, 康熙在離京之時, 特特下旨,令太子監國, 總理京中大小事物,倘若有重要到不能決議之事,再令快馬將奏摺送入軍中, 待康熙決斷。
康熙、太子、群眾更心知肚明的是,一旦康熙有了萬一,有監國太子在,京中局勢能迅速穩定,不至於群龍無首。
康熙的這道旨意的意味過於明顯,將大清江山交給了胤礽,也是向所有的大臣明示,胤礽就是下一任帝王的不二人選。
這讓所謂的太子黨歡欣鼓舞,康熙在京中的時候尚能勉強抑制住喜色,等到康熙離了京城,不少人的府中私下開了好幾次宴席。
作為多年前就投到太子門下,家中女兒更是因為太子而得封貴妃,與太子一脈關系天然親近的賈家,也喜不自勝。
元春在宮中雖說不甚受寵,但及時給胤礽通傳後宮之事,讓胤礽不至於沒有額娘而吃大虧。
宮中之人最是勢利,見著太子得勢了,對元春的態度好了許多,元春入宮許多年,在這幾日,才覺著難得的松泛。
不再時刻緊繃著精神的元春,做了她一直想做的一件事,讓太監前往榮國府傳話,準許家中姐妹搬入為了省親特意建的園子中,免得好好的園子荒廢了去。
得了元春旨意的賈府,更是喜上加喜。
在賈母等人眼中,元春能做主讓姐妹入住園子裡,這代表著元春在宮中終於有了話語權,不用再事事小心,刻刻在意。
賈母自是知曉,她這孫女雖然被封了賢德妃,卻從不得康熙的寵愛,元春處境變好,顯見著賈府站對了隊,能得到個從龍之功,再保三代人的榮光富貴沒有問題。
至於年歲小點的三春,她們現如今是跟著王夫人住在後頭的抱廈裡,能搬去園子裡,離了嫡母、嬸母的視線,只有更自在的。
至於寶玉,聽說了能夠與姐姐妹妹們一同住到園子裡,更是笑不攏嘴,只扼腕湘雲、黛玉、寶釵這幾個神仙妃子一樣的姑娘,如何不住在賈府,不能再親香幾分。
這份遺憾,也掩不住能搬進園子裡的歡喜,從賈寶玉到李紈,再至三春,高高興興地逛了一日園子,選定了心怡的屋子。
挑了個良辰吉日,賈府特特擺了個小席面,下帖子將黛玉與湘雲請了過來。
此時離大軍開撥已經有了月餘,太子不愧是被康熙精心教養出來的繼承人,這一個來月裡,京中一如康熙離京前的安穩,並未鬧出任何亂子。
這讓朝中大臣格外欣慰,胤礽用他監國的行動證明瞭,他在未來將會是一個合格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