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交鋒 後宮中的機鋒
林家的馬車在宮門口便停了下來, 黛玉囑咐雪雁在外頭等著她,只點了烏若陪著她入宮,是的, 盡管胤祺已經去宮中跑了一趟,卻仍然不是那麼放心,又指了烏若伴著黛玉入宮。
指婚旨意下了後, 黛玉成為五阿哥福晉一事徹底定了, 日後她便名正言順是烏若的主子, 烏若對黛玉更加盡心起來。
退後半步跟在黛玉身後, 時不時輕聲與她講解著路過的宮殿是什麼宮殿,住著哪位主子,沒有住人的宮殿又是作何用途, 這卻是以前黛玉入宮時沒人和她說過的事情。
黛玉卻並不惱怒,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之前尚未定親,胤祺住在林家倒也說得過去, 現如今定親了,胤祺住林家卻與禮不符。
現如今大阿哥都領著妻女住在宮中,長幼有序, 胤祺提前在外頭開府, 必是不能的, 這兩日已經著手收拾, 準備搬回宮中了。
黛玉也聽父親說過胤祺自幼出宮,住在林家,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瘋和尚的批命,她與胤祺若分開,兩人都得不到好, 但目前婚事已定,她和胤祺的關系已經比同住林宅更加密切,想必胤祺搬回宮也無大礙。
至於胤祺何時能夠開府別居,卻要看康熙的心情,大阿哥的府邸好歹已經選址開工,三阿哥、四阿哥和胤祺的府邸,卻剛提上日程,若是康熙有了其他考量,想將他們在宮中多留幾年,說不得黛玉都得在宮中住段時間。
黛玉聽著烏若恭謹有禮,卻事無巨細的介紹,知曉這是烏若對她的投名狀,側著頭,仔細聽著,一一記下。
就這樣,烏若說得仔細,黛玉聽得認真,很快就到了寧壽宮,此時黛玉的額頭上已經出了點點汗珠,原本昏暗的天空中露出魚肚白,將靛藍的天空照亮,漸漸地,天色愈發明瞭,從雲層中能見著隱約露出的金光,當黛玉見著寧壽宮上的匾額時,正好瞧著日頭從天邊一躍而出,金光大盛,瑞氣千條。
正在這時,又來了另外兩隊人。
“姑娘,是董鄂家和烏拉那拉家的姑娘。”烏若湊近黛玉的耳旁,悄聲提醒,另兩人身旁的嬤嬤也都低聲說了些話。
無需烏若提醒,黛玉便已經從他們身上一般無二的衣裳明瞭彼此身份,這都是內務府統一送去的,阿哥嫡福晉的吉服。
寧壽宮前不容喧嘩,黛玉與董鄂氏和烏拉那拉氏相□□頭致意,便算全了禮節,隨後也不發一言,在寧壽宮門口等著皇太後的宣召。
守門的小宮女見過禮,急促地走進去,與皇太後通傳。
皇太後一聽,止住與妃子們說笑:“還等什麼,還不快讓進來。”
妃嬪們亦連連應和,深宮寂寥,後宮中好長時間沒有如此熱鬧的事兒,凡是叫得上名號的妃嬪,全部到了寧壽宮中。
聽了小宮女的傳話,幾人將引路的宮人留下,董鄂氏、烏拉那拉氏以及黛玉按著順序入了寧壽宮。
寧壽宮的正殿裡,滿滿的全是人,較之新年請安,也少不到哪兒去。
黛玉微微抬眼,不動聲色地將屋子裡的人身上掃過,收回視線。
只見皇太後穿著明黃色吉服坐在上首,頭上戴著層層疊疊嵌了九層的朝冠,足見鄭重。
皇太後之下坐著的,是同樣大妝的佟佳皇貴妃,只不過厚重的脂粉也掩飾不住佟佳皇貴妃灰敗的臉色,顯見是沉痾難愈。
除此之外,榮妃、宜妃、德妃亦是打扮地格外喜慶,臉上的笑意更是沒有停下來過,這是第一次正經受兒媳婦的禮,想必都很是上心。
至於惠妃及其他妃嬪,這一日不過是看熱鬧的陪客,穿著打扮上帶著喜意又不至於喧賓奪主。
打量過後,黛玉定下心來,對於如何行事有了幾分思量,她垂下眼,恭敬地隨著其他人一道行禮。
皇太後坐在上首,將幾人的表現看在眼中,董鄂氏圓圓的臉蛋,瞧著便是個活潑的;烏拉那拉氏容長臉兒,神色嚴肅,見了這麼多的妃嬪,也不過是臉色稍微白了點,很快就鎮定下來,這份穩重,想必與老四很配;至於黛玉就不用說,這是皇太後親自挑出的,容貌心性手段見識無一不佳。
“都是好孩子,”皇太後趕忙讓宮人將三人扶起,又點了點頭,蘇曼一拍掌,宮女們端著三個託盤走了過來:“這是我給你們的見面禮,日後都要好好的過日子。”
三人齊齊行禮,謝過皇太後的賞賜。
黛玉拿到手上的,正是那個金絲刻松鼠嵌綠寶石簪子,黛玉一瞧,只覺著這簪子處處和她心意,再往旁邊望去,只見董鄂氏與烏拉那拉氏的也是金簪,卻瞧著就沉甸甸的,雖說也價值不菲,卻不見多少新意,黛玉便知,她拿到的金簪,必是胤祺特意挑的,握著金簪,黛玉低著頭,抿著唇,悄聲笑了,只覺著好似吃了新釀的蜜,從頭到腳都是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