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手段 那不止是父親,更是帝王……
“所以, 太子爺就這般在眾目睽睽之下動手了?”黛玉在寧壽宮的時候,便隱約察覺必然出了大事,卻仍然沒有想到, 居然會是這種事情。
胤祺苦笑著點了點頭:“四哥身上被打出了好幾條鞭痕,皇阿瑪震怒,將太子叫去乾清宮訓話。”
他這皇阿瑪, 一心望子成龍, 卻忘了培養成龍的人, 又如何願意臣服, 面對著虎視眈眈的兄弟,太子又如何能心安。
“這事鬧出去,也不知朝堂上的大人們作何感想。”黛玉蹙著眉, 看向大受打擊的林如海, 擔憂不已。
此時林如海面色灰敗,他幼蒙庭訓,夢想便是致君堯舜上, 好容易得見聖明天子,只覺著滿腔抱負能夠發揮,卻聽見太子如此荒唐, 太子可是大清朝的下一任的帝王, 如此暴虐, 若再出一個煬帝該如何是好。
他聽了黛玉的話, 站起來,斬釘截鐵地說道:“身為人臣, 必須對太子之行進行勸誡,我現在就去寫摺子。”
說完,林如海冷著臉, 往書房走去。
見著林如海的這個反應,黛玉只覺發愁:“若明兒個朝堂上都是勸諫太子的奏摺,是不是不太妥當。”
這麼些年下來,黛玉也知曉,康熙是最要面子的君王,大臣對太子勸說太過,不等太子發怒,康熙先就不能接受。
伴君如伴虎,雖說林如海聖眷濃厚,黛玉也不願意他去捋這虎須,思索著如何勸說下來。
聽了黛玉的話,胤祺卻揚起眉,嘲諷地笑著:“妹妹放心吧,這事不會傳到前朝,明兒個林大人看見風平浪靜的,自然知曉萬歲爺的意思,不會上這摺子的。”
胤祺的意思如此直白,沒有任何含糊,黛玉瞬間明瞭,但也正是因為明瞭,黛玉才更覺著驚訝:“你是說萬歲爺會將這件事壓下來?”
“不然呢?”胤祺攤著手:“太子再不成器,也是皇阿瑪最心愛的兒子,就算皇阿瑪將其他人提起來,與太子打擂臺,也不過是制衡。他可從來沒有想過廢太子,今兒個這事,皇阿瑪絕對不會允許其他人再提,太子的名聲不能壞。”
“那四阿哥能接受嗎?”黛玉喃喃自語,隨即意識過來:“是了,那不止是父親,更是帝王。”
無論胤禛遭了多大的罪,此番他註定要吃了這個虧。黛玉想到這,分明快到夏日,她卻只覺寒意陣陣,天家無情,絕非空談。
樹影婆娑,鳥兒鑽進樹枝,茂密地樹葉抖動,發出簌簌之聲,打破了屋內的沉默,胤祺瞧著黛玉面上似有驚疑之色,沉吟片刻,安撫道:“四哥到底是皇貴妃娘娘養著的,不會太過分。”
如是再三安慰,黛玉的臉色才好看幾分。
翌日,乾清宮中,早朝之時,宗親勳貴,文臣武將,按著品級雁翅排列,與前些日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所有的阿哥都沒有來參加朝會。
有訊息靈通者低下頭,心領神會地相互交換著眼神,更多的人全然不知,他們靜默站著,等著朝會的開始。
康熙穿著朝服,明黃色的衣裳上龍騰雲霄,好似要沖上天際,他頭上戴著的朝冠壓得低低的,眉眼間一片晦色。
果然如胤祺的猜測,林如海拿著他熬夜準備好的諫文上朝,朝堂上卻風平浪靜,那些經世的大儒沒有一個就太子的不當行為提出諫言。
林如海能在巡鹽禦史的任上全身而退,心智、眼力都是一等一的,他瞬間便反應過來,事情正如胤祺前一天晚上派來的小廝所言,萬歲爺不想將此事鬧開。
林如海緊捏著袖中的摺子,正在這時,聽見上頭禦座上的康熙,輕描淡寫地說道:“朕前兒個收到雅克薩將軍送來的摺子,說是鄂羅斯人請求議和,那邊缺了能主事之人,索額圖你帶些人,去尼布楚主持大局,務必不能讓鄂羅斯人佔了便宜。”
大清與俄羅斯在北邊已經打了好幾場,康熙一直忍著沒有對準噶爾宣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不能同時與兩邊開戰,此時終於有了議和的跡象,康熙極力想要促成與鄂羅斯的和談,騰出功夫去收拾準噶爾。
索額圖冷汗涔涔,宮中前一日發生的事,雖說康熙下了封口令,但作為赫舍裡家的主事人,太子早就令人給他送了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