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婚事商議 令林海入京
“萬歲爺英明。”盡管身懷六甲, 但宜妃容顏依舊姣好,芙蓉面上眼波流轉,滿是崇敬。
“你怎麼來這兒了?”宜妃正是得康熙寵愛之時, 更別說還懷有身孕,康熙被宜妃敬仰的目光看得心意舒暢,幾步走過去, 揮退了扶著宜妃的侍女, 親自將她牽著走進來。
“給太後娘娘請安。”宜妃不動神色地掙脫康熙的手, 扶著腰費勁地向皇太後行禮, 不看僧面看佛面,皇太後更不會和胤祺的生母計較,更別提皇太後在瞧見宜妃的瞬間, 便知她所為何事。
皇太後讓胤祺去翊坤宮的目的也正是為此, 皇太後對於胤祺要搬去哪兒,心中早就有了成算,只不過之前被康熙毫不猶豫拒絕, 這次皇太後已經決定了,就算用孝道壓制,也得讓康熙同意。
但, 到了那種地步, 多少傷了感情, 別看康熙對著她這嫡母很是尊敬, 但二人間到底沒有血緣關系,亦沒有撫養恩情, 兩人間的情分,不過就是這些年裡慢慢處出來的,傷了就很難修複。而宜妃卻不同, 宜妃雖然身份不高,但她是很得康熙寵愛的枕邊人,若是有她從中轉圜,或許母子倆不用爭吵,也能夠讓康熙同意。
因此,皇太後見著宜妃的動作,忙不疊地吩咐:“好孩子,可別行禮,我知道你是懂規矩的,但你現在身子重,快別講究這些虛禮。”
宜妃這才停下動作,笑著看向康熙:“萬歲爺您這話說得有意思,太後娘娘這般慈愛,臣妾也想時時刻刻沐浴在娘娘的恩德下,我過來又有什麼稀奇呢。”
對於寵愛的女子,在這種小事上,康熙是很願意容忍的,他指著宜妃笑道:“朕才說一句話,你卻準備了一百句等著呢。”
“皇額娘您看看,這等口舌伶俐的,也該多來您宮中走動走動,為您解解悶。”
皇太後亦掌不住笑了:“我看廊下那鷯哥都沒你們倆會說話,今兒個我算看出來了,你們這是故意一唱一和的逗我開心。”
宜妃大呼冤枉:“太後娘娘,臣妾這麼笨嘴拙舌的,每個字都是真心實意,又何來故意一說呢。”
“你呀,你呀。”皇太後更是不出話來,指著宜妃直笑。
這麼一番插科打諢,宜妃在寧壽宮外感受到的那番凝重的氣氛被揮散幹淨,幾人這麼笑過一次,也沒有再板著臉說話。
康熙端起宮人新遞進來的茶水,呷了一口,含著笑意回到正題:“剛剛咱們說道胤祺搬出來的事情,皇額娘心中可有了合適人選?”
說完,康熙無聲地望向宜妃,以示朕知道你來的目的,也是為了此事。
宜妃被康熙這眼神一掃,再不見早前的爽朗,她兩頰悄悄地紅了,一雙眸子水潤潤地回視著康熙,更顯依賴。
康熙自得一笑,想著可憐天下父母心,宜妃的這番愛子之心,卻也令人動容。
“是的。”帝妃的眉目傳情被皇太後看在眼中,她微微一笑,視同不見,只繼著康熙的話:“上次我便和您說過了,我覺著南巡中的那個林海就很好,家世也好,學問也好,最重要的是,他家中人口簡單,沒有那麼多雜七雜八的事情。”
“這可真巧了。”宜妃一拍掌,將康熙和皇太後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要不太後娘娘您怎麼這麼疼我呢,咱們連著都想到一塊兒去了。”
說著,宜妃悄悄抬眼打量康熙,見著康熙盡管皺著眉,卻不是拒絕的模樣,更是信心大增,繼續說了下去:“臣妾也不懂什麼林大人賈大人的,只一件事,臣妾在姑蘇的那些日子裡,格外喜歡林家姑娘,那孩子,真真是得天地造化的鐘靈蘊秀之人,臣妾私心裡一直想著替胤祺求了那姑娘,這真是瞌睡了送來了枕頭,臣妾想著,若是讓胤祺住到林家,和林家姑娘一道長大,想必他們幹感情會極好的。”
宜妃的這番話,卻正正好觸到了康熙的心,他幼時在索尼家長大,與他們家的姑娘也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等長大了,那姑娘順利成章的成了他的皇後,兩人很是有過一段琴瑟和鳴,鶼鰈情深的日子,可惜就像白的,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沒過幾年,赫舍裡氏便永遠的離開了他,只留下胤礽。
想起昔日之事,康熙心頭一酸,他回憶著在姑蘇見著的林家姑娘,好似是個秀外慧中之人,更何況林家的家教,他是信得過的,林家姑娘作為皇子妃,倒也合適。
不過,宜妃的這個想法,多半不能實現,康熙暗暗嘆口氣,將視線看向皇太後,在胤祺被送到寧壽宮的那天起,他的婚事便預設了將由太後做主,按著太後的想法,多半是娶蒙古格格。
康熙正準備向皇太後解釋,卻只見皇太後笑容滿面,全沒有被宜妃橫插手的憤怒,作為和朝臣鬥過無數心眼的帝王,康熙略一思索,便明瞭,宜妃的這番話,卻正好合了皇太後的心意。
皇太後居然同意胤祺娶林家女!這確實出乎康熙的意料,早在姑蘇之時,康熙隱約覺著皇太後對林家女頗為青睞,但這份青睞,康熙並未在意,反正胤祺遲早會封親王,按著分例可以有兩個側福晉,到時候讓林家女當側福晉,也不算辱沒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