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吃了頓晚飯,然後所有人就在會議室內聚集,等待觀看德國對陣阿根廷的比賽了。
這場比賽身穿白色主場球衣的德國以及藍色客場球衣的阿根廷對壘。
鏡頭在多名重要球員身上晃過,其中不乏克洛澤、梅西、厄齊爾、拉姆等球員。
毋庸置疑,雙方陣容都算是頂級,競爭力非常強。
而當比賽開始之後,比賽情況就有些不對勁兒了。
“德國竟然在控球,這個控球比例比阿根廷要高吧?”
拉基蒂奇有些驚訝道。
在傳統印象中,德國足球都是那種猛衝猛打的型別,這也是德國戰車稱號的由來。
他們擅長的都是簡單又暴躁的比賽模式,反觀阿根廷才是南美足球細膩的代表。
為此很多人都認為,比賽會是阿根廷主要以控球以及進攻為主,德國則是打防守反擊。
但事實上,當比賽開始的那一刻,德國隊就已經開始掌控中場了。
憑藉克羅斯、穆勒、厄齊爾、施魏因施泰格等球員,他們竟是在主動壓制中場。
“如果你認為現在的德國佬還是那個糙老漢,那就大錯特錯了!”曼祖基奇搖頭道。
一旁的武科耶維奇也是點頭:“自從他們的青訓大獲成功之後,又進而吸納了瓜迪奧拉的傳控足球,這支以拜仁慕尼黑為班底的德國隊,他們早已經完成了蛻變,壓制阿根廷本就沒有什麼意外,只不過我們基於傳統觀念,認為德國隊就該防守。”
事實上,這屆世界盃也有很多球隊做出錯誤的判斷,這都是基於慣性思維之下的產物。
但德國隊的戰術變化以及採取的比賽模式,依舊是令人感到驚訝。
蘇克沒有說話,他還在盯著比賽。
不同於賽前的預測,如今的比賽走向是德國主動,阿根廷被動。
德國在中場的控制方面很強勢,但阿根廷的防守也是令人驚訝的穩健。
可以說,這場比賽兩支球隊都突破了觀眾的預期,展現了不同方面的能力。
而這種意外性也令比賽的精彩程度逐步增加。
原時空,雙方球隊就是在90分鐘的常規時間打出了0:0的考卷,而在最終加時環節,格策成為了那個壓死阿根廷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過話是這麼說,但從某種角度來說,實力還是有些差距的。
畢竟德國一直都處於壓制模式,阿根廷卻沒能打破這種局面。
這何嘗不是一種差距呢?
“真他媽有耐心啊!”
看著德國數次的傳球線路選擇,拉基蒂奇都忍不住咧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