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郡張縣令的大兒子突大病一場,暴厥昏去,至今未醒。
無奈之下,張老爺只好派人去請雲遊的神醫——道醫姑姑,請她來府上一診。
三年前,道醫姑姑雲遊行醫,來過宜陽,在張府小住些許,張家老爺覺得,張家和道醫姑姑應算得上是有些交情,故派人外出請她來府為兒冶病。
家丁外出三日,襤褸而歸。
“可尋到道醫姑姑?”
張老爺子屋內焦急詢問,“回老爺的話,”家丁日夜奔走,疲憊不堪地說道,“小的尋到了醫姑老爺!”
“小的在江南新安郡尋到醫姑老爺!”
張老爺欣喜:“可是醫姑本人?”
家丁忙答:“是的,是的……”
“我將大少爺的惡疾說於醫姑老爺聽,醫姑老爺說她明日卯時三刻左右,即到宜陽為大少爺醫冶。”
家丁說著,從懷裡掏出一枚秋香色玉蠶絲鑲邊錦囊,那是道醫姑姑貼身帶的錦囊。
“醫姑老爺說了,倘若她明日卯時三刻有耽擱,將此錦囊內的蜜丸給大少爺服下,可回陽救逆,有起死回生之奇效。”
張家老爺慌忙接過錦囊,再回頭看看還在床上昏睡多日的張士彥,無可奈何又心急如焚,“好吧……好吧……但願神醫姑姑能如期而來吧……”
說罷,便將醫姑的錦囊放進張士彥的手裡,喃喃道:“吾兒受苦,為父無能,且看仙家醫姑可念舊情……”
待時入子夜,原本躺在床上氣息將絕的大少爺,突然神氣復原,屋內四下無人,他坐起,攥著手裡的錦囊,心裡是又氣又急。
“便非要如此騙你,你才願回來看我一眼嗎?”
張士彥開啟和姑的錦囊,錦囊裡果然有一小木瓶,“你連你師父留給你的蜜丸都捨得給我,但就是不願回來看我一眼嗎?”他開啟木瓶。
戳開瓶口密封的蠟紙,倒出蜜丸,那女人不信任他也是情有可原,但是一走三年,杳無音信,未免太過狠心。
當年,他與和姑發生了矛盾,一氣之下,和姑夜起,背上行囊便離開宜陽,繼續雲遊行醫。
而眼前當下,正值八王之亂,張士彥擔心和姑會被皇家宗族捉去當醫官,他倒不是擔心和姑的醫術,他只擔心詭譎善變的高官貴族,他們視人命如草芥,若是一個不開心,斬了他的心上人,他怕是要起兵討伐了。
可是,張士彥自知自己如今的勢力不夠,怕是起了兵,也勝不了仗,只好絞盡腦汁地讓他日思夜想,夜夜在夢裡折磨他的心上人能乖乖地回到他的庇護之下。
可是三年前,與她心生間隙。
若是他好言相勸,她必然不會乖順而來,只得詐病騙她,回到他的身邊,方可護她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