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蛋能量可釋放,看似無限卻有限。
王嬌鑲嵌完第四道奈米線後,回到學校繼續上課。我和王教授一直在研究古書和金蛋,雖然經過了老師特殊批准,我們可以在家自學,但植樹計劃的這事,也從學校傳到了我們耳朵裡。
在這同時我們發現了金蛋可以能量釋放。比如說,我放一個一次性杯子在桌上,用手指捏著金蛋南北兩極,就可以釋放一股光子波樣的能量。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面板像有電流在擊打,但這種感觸非常微小,不足以讓自己感覺到不適。這樣的能量卻能讓桌上的杯子推倒,為了驗證他釋放出來能量的大小,王教授在杯子裡塞過不同重量的物體。
他拿出一個以克為計量單位的天平秤,稱量了一粒小石子,資料顯示8克。他把這顆稜角銳利的石子丟進了紙杯子,然後站在離紙杯子一米開外的地方,捏住金蛋南北兩極,神奇的是,紙杯直接倒在了地上。我突發奇想,不要從小往大加,要從大往小加。
那怎麼可能呢?8克的物體,都只能緩緩倒下。一個20克的物體,估計就推力不足了吧?王教授拿來了一個20克的碎石子,丟進了一次性杯子裡。再次在一米開外的地方,再次捏住南北兩極,一次性紙杯再次緩緩倒了下去。
他得出一個結論,這股釋放力道,是恰到好處,不會太強,也不會太弱,每次釋放剛足以可以推倒這個物體。我回想到了古書中有一頁,畫的一個奇怪又規則的圖案,有七個方格,方格之間角與角相連,底下為五個方格組成十字形,上面還有兩個方格角連在十字上面,遠看就像一個羊角的符號。這正是能量釋放的密碼,食指抵住符號凹槽處,拇指抵住十字尖處,沒有錯的話,這兩個位置就是指的金蛋南北兩極。
我們為了知道能量釋放可以應用到什麼地方,我們闊別桂花中學十幾天後再次來到學校,一來可以看看桂花中學植樹計劃,二來我們也可以試一下這顆金蛋還能做些什麼。
桂花中學由四堵高高的土牆圍成,土牆上面還砌著磚塊,一個典型的土和磚組成的混合結構。裡面就是一個寬大操場,教學樓就在操場旁邊,緊挨著圍牆,基本上和圍牆嚴絲縫合。大花山還有植物,有動物,這裡真是除了學校,就看不到動植物了。
王教授仔細探勘了一下現場,發現這塊土地,土的性質為黑砂岩,質地較疏鬆,他在手裡抓了一把砂岩土,說:“這種地質特點土少說也有三十米深,如果全部換掉肯定不現實,但是,我們大花山的黃土也有好幾十米深,從那邊調少部分土過來鋪在這裡,一定可以長出植物來。”
“用什麼運呢?”
“挖土機。”
王教授的爸爸早之前是開挖土機,在工地上攬活幹。現在由於禁止使用燒石油的機械,所以他爸那臺生鏽的挖土機一直存放在舊車庫裡,積滿了厚厚的灰塵。
“即使你會開挖土機也沒用,哪來的燃料。”
“這……”
他一時無語,我陪他到了倉庫,一個大鐵硼,裡面有一塊大帆布罩著一個挖土機。上面落滿了厚厚的灰塵,用手指一塗粘了厚厚一層灰。我想,這個傢伙還可以用嗎?早就已經壞了吧。當他解開了束在篷布外面的綠繩子,我看到了一臺小型噸位的挖土機,而且非常嶄新,連抓鏟端牙齒上的黑油漆都沒有脫落,顯然是一臺新的挖土機。
他告訴我,這臺挖土機是他爸花了好幾十萬買來的,但他爸還沒來的及開。因為就在買後的第二天,國家就已經禁止這種燒油的機器工作。一個是汙染環境,另一個就是破壞環境。建築多了,大自然就少了。
那這個該怎麼啟動呢?何況倆人都沒有開過,也沒有考過駕駛證。撇去這些不說,哪來的燃料帶動這個發動機運轉。我覺得他的想法是好的,但一切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李三會開。”他說。
“我去找他。”我說。
我找到李三的時候,他正感覺愁眉苦臉,沒有了往日的精神氣質。我早已聽聞他在學校受到的委屈,但等到他一看到我之後,立馬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若無事事般,不願讓我看到他的失落。
“王志,找到鳥蛋了嗎,你不是能幹著嗎?”
我搖了搖頭,說:“鳥蛋沒有找到,你還記著上課那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