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金蛋> 第一章:古書線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章:古書線索 (1 / 3)

我若聞風而去,惶恐桂花樹枯。

謬老師在我們桂花中學土牆上用紅色油漆寫了幾個大字,“一切災難都會過去的,黨領導我們克服難關。”她在課上傳授我們地理知識,比如說磁感線,她在黑板上用白粉筆發出在砧板上剁著小碎肉的聲音,虛線從地球北極嘟嘟到了南極。

“同學們,就因為這些虛線逐漸消失了,所以造成了我們桂花村現在鳥不生蛋的樣子。”繆老師說。

“別人說鳥不拉屎,老師說鳥不生蛋,真文雅。”李三說。

“我們桂花村鳥還拉屎。”我說,“我昨天還看到一隻大雁拉了屎落在金黃的桂花樹上。”

“王志,你吹牛吹上了天。”

“我沒吹牛,實話實說。”

“人類對自然態度的演變,這個話題下課後討論。”老師說。

李三用手捂住了嘴,偷偷在那裡嗤笑著,像在嘲笑著我的志向。

“我和你想法一樣。”王教授說。

為了驗證我們桂花村鳥還生蛋,私底下我和王教授商量,除了要找到鳥生蛋,更要解決目前生態災難問題。只有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王教授年齡14歲,跟我一樣大,他虛懷若谷,在學校裡是經常上紅榜的人物。他除了是我們學習榜樣,能力也比班上同學強不少。當我們還在學低年級地理,他已經把大學地理科學知識學完了。他從圖書館看完書,還會按照書上理論去生活中實踐。

我們村有四個資源豐富的圖書館,其中有一個別具一格的古圖書館。這個古圖書館藏書至少上了500年,包括祖上傳下來的族譜,包括古時候傳下來的天文地理書等都藏在裡面。我對古字會認的少,閱讀起來味如嚼蠟,基本上只摸摸古書封皮手感,聞聞書上留下的古味。但王教授偏愛研究這樣的書籍,饒有興趣。

週五放學後,他飛拽著我來到了古圖書館。圖書管理人員面部額骨突出,像兩個雞蛋立在臉頰前。他拿起書架上一本豆腐厚的黑皮書,書面是灰黑色毛皮料製成,觸感柔軟舒適。封裡是蟒蛇皮製成,摸起來略感線條粗糙,但做工精緻。因為乾燥的蛇皮糊在紙上,時間久了,蛇皮發生了起翹。

“不準碰。”管理員說。

“我們找資料是為了拯救桂花村。”我說,“影印版也行。”

“沒有。”

“電子版本有嗎?”

“沒有。”

“那盜版——”

“沒有,還沒聽明白?”

我們看到管理員滿臉不高興,就識趣的走出了古圖書館。她越是不讓看的,我心裡就越感到好奇,總想著要翻看一番。回到家後,王教授和我一樣,一直對這本古書戀戀不忘。

有天我聽著屋子外邊下著窸窸窣窣的雨滴,不久我就聽到了敲門聲。開門後,我看到了王教授帶著一個米黃色的大圓帽。雨珠順著帽痕沿溜達轉了一圈後,沿著他後腦勺方向的帽邊往落了到腳後跟去,確認四下無旁人後,他從大雨衣裡掏出了一本書。

沒有了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