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我在故我思翰林嫡女成長記> 聞急詔皇子返京城 違命令少卿釀慘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聞急詔皇子返京城 違命令少卿釀慘禍 (1 / 2)

馮思和說完此話停頓了一下,“當時皇上生死未卜,賢妃娘娘如果生下孩子,就是他唯一的後代,所以皇上說的那些話並非欺騙而是真心。只不過這份真心,卻是形勢所逼的不得已。”

“我也理解父皇,只是君子一言,違背承諾就是違背承諾。”劉澹似乎依舊心事重重。

“而且,對於梁國公來說,失去了自己精心培養多年的世子,這種損失是難以彌補的。所以,太上皇第二天就下旨,由梁國公的嫡女擔任皇上的正妃,也未嘗不是一種賠罪。”馮思和摘下一枝柳條把玩著,“你只看到了梁國公救了皇上,卻沒有看到殺死梁國公嫡子的是廢太子,也是太上皇的兒子。這種時候,梁國公對皇上是愛,對廢太子就是恨,他對皇室對朝廷的態度就很難把握。太上皇不得不下旨,皇上也只能接受,這就是權謀。只不過這裡面最值得安慰的就是,皇上對皇后娘娘是有真感情的,他心裡屬意的正妃一直就是皇后娘娘。後來梁國公去世,在他幾個兒子都不怎麼成器的情況下,太上皇和皇太后仍然各種照拂,保持了國公府的榮耀,說明他們對梁國公府也是有感情的。畢竟對可能做皇后的人來說,孃家衰微對皇室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劉澹似乎感到了一絲安慰,也摘下一枝柳條把玩起來。

“所以那個承諾,是特殊時候不得已的選擇。立皇后娘娘為正妃,也是特殊情況下不得已的選擇。兩種選擇,沒有什麼對與錯,更沒有什麼‘鳩佔鵲巢’一說。”說到這裡馮思和撲哧一聲笑出來,“說起《詩》裡的鵲巢,我覺得你們的理解可能是有誤,你們覺得鵲指的是棄婦,鳩指的是新婦。不過在我看來,古人可沒有你們那麼多彎彎繞,也沒有觀察的那麼細緻。在他們眼裡,鵲是新郎,鳩是新娘,新郎蓋好了房子,新娘就要來住,所以要快點準備好車隊,送新娘出嫁。”

說到這裡,馮思和看到劉澹的臉上露出了曖昧的笑容,“娘子這麼著急出嫁了嗎?”

豆蔻年華的馮思和已經懂得男女之事,聽到這話頓時臉紅到了耳朵根,“我不是在說我自己,我是說,我是說……哎呀,你這個人怎麼這樣!”

馮思和急得直跺腳,然後看到劉澹哈哈大笑,氣得跑開了。

劉澹剛要追她,突然看到南宮先生手裡拿著一封信件急匆匆趕來,立刻停住了腳步。

“殿下,皇帝陛下急詔,請殿下和九姑娘立刻回京!”

劉澹看著南宮先生一臉嚴肅的表情,立刻知道京中有大事發生,連忙叫起馮思和往京城趕。

南宮先生特意與二人共乘一輛車,向他們詳細說明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劉澹在休假之前,加班加點辦完了一個案子。京城近郊有屯兵五百人,帶兵的人長期沒有到任,這些士兵受到了鼓動密謀叛亂。劉澹得到皇帝詔令,親自處理此事,迅速查出帶頭鬧事的七個人,並且把他們跟其他士兵隔離起來,分七處關押。就在劉澹離京的當日,下令立刻將七人分別流放到閩南的小島上去,堅決不許把七人關進大獄。奉命負責處理此事的,是大理寺少卿王保。

大理寺少卿王保很不理解劉澹的做法,認為他把七人分頭關押毫無意義,即日起分頭流放操之過急。他內心牴觸,見劉澹未來多日都將外出,便有意拖延一下。他先是把七人聚集在一起,然後關進大獄,計劃三日後準備妥帖,再按照命令流放他們。

結果就在七人被集中關押的當日,200多名鬧事計程車兵進大牢劫獄,不僅劫走了7名帶頭的人,殺死了11名獄卒,還劫走了9名重刑犯,中間牽連附件無辜百姓近百人。而身為罪魁禍首的大理寺少卿王保,也死於這場騷亂。

皇帝大發雷霆,立刻下詔命令劉澹速速返京。

“我應該等他們都流放了再走的!”劉澹一拳頭砸到了馬車座椅上。

馮思和也陰沉著臉。

南宮先生看著眼前的倆人,心中暗歎,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啊!

不過,作為前輩,他認為此刻提點和幫助小年輕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殿下,九姑娘,我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都這時候了,當然當講。

“我認為,三殿下此番入京,有三件事必須注意:其一,此事三殿下雖然交待清楚,但是經此一事,只怕人人都會認為三殿下疏於職守,三殿下或許會受委屈……”

“我沒有委屈,這事就是我疏於職守。這麼重要的事情,我居然沒有親自辦完再走,當然是我的責任,哦,不,是我的罪過。”劉澹的語氣裡充滿真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