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我在故我思翰林嫡女成長記> 月皎潔鸞鳳共鴛鴦 夜深沉宮闈析疑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月皎潔鸞鳳共鴛鴦 夜深沉宮闈析疑案 (1 / 2)

皇帝和皇后結束宮宴以後,一起攜手回到了中宮殿。小公主已經睡熟了,宮女在旁邊守著。此時正好是五月十五,外面一片大好的月光。皇帝用眼神示意,皇后會意,二人走到院子裡。突然,聽到大殿一側的臺階上傳來說話聲。仔細聽,好像是劉澹的聲音。

夫妻對視一眼,瞭然於心。皇帝從殿裡親自搬出坐墊和錦被,夫妻索性坐在正殿的臺階上,大大方方偷聽二人的談話。

原來,二人竟然在討論最近京城附近發生的一起刑案。劉澹剛剛提起來,馮思和內心有不解,倆人正在說著話。

皇帝和皇后對視苦笑一下。

皇帝內心:臭小子,什麼內部訊息都透露給女人。

皇后內心:大好月色,臭小子居然跟女孩子討論起刑獄來了。

不過馮思和倒是十分感興趣,急於表達自己的疑惑,“這也不是殺人造反的要案,一起盜竊事件,並無人員傷亡。何況,又有京兆尹,又有大理寺,怎麼就驚動了你皇子親自辦理?”

“因為這個案子有很特殊的地方。”劉澹安靜了一會兒,好像在梳理頭緒,然後慢慢地給馮思和講起了那起牽涉甚廣的“皇陵盜竊案”。

今年上元節,人人都到城中賞煙花,看花燈,京城、地方一應巡防都加強了,唯獨看守陵墓的地方防守是放鬆了的。打掃的宮女和宦官早就休假了,士兵們也輪流值班好去吃碗熱酒。

就在正月十六,打掃忠親王墓的宦官急匆匆向侍衛頭領報告,忠親王墓被人挖掘,盜走了陪葬的財寶。

忠親王是皇帝最小的叔爺爺,是太上皇的小叔叔,去世的時候已經接近九十歲了。他是一位享譽朝堂內外的優秀政治家。太上皇幼衝登基,攝政掌權的就是這位小叔叔忠親王。這期間朝堂暗流湧動卻未起波折,就是因為這位攝政王姓處事果斷,堅決維護自己侄子的地位。但是他並不貪戀權位,太上皇一大婚就立刻還政於皇帝。雖然後期二人政見不和,索性相處時不談國事,但是忠親王的為人值得幾代人的尊重。

“太叔爺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在歸位皇祖父之後,遊歷大江南北,為我朝做了第一部地理志。我十分喜歡,著人從藏書樓借閱來,親自摘抄下來,每日閱讀,受益匪淺。你如果喜歡,我可以借給你閱讀。”

沈思和激動的小臉通紅,“真的?那我可不可以進入藏書樓?早就聽說皇宮藏書樓內,有很多孤本書籍。”

劉澹略微有些為難,“這事要父皇允准,不過,我會為你爭取的。”

二人繼續討論盜竊案。

忠親王於去年十一月去世,上元節時已經入葬,但是尚未封土。所以,盜竊忠親王墓,不僅觸犯本朝刑典,還是當誅九族的大不敬之罪。

本來緝捕盜賊、量罪處刑是順理成章的,但偏偏此時節外生枝。有不只一人看到,京城裡一群出了名的紈絝子弟曾於上元節夜晚聚集於皇陵,而且至少三人被目擊者認出。經過審問,當夜聚集在皇陵的十九名官宦子弟全部被查出來。他們均承認自己聚集在皇陵,但理由是約架,並且都表示自己絕對不會盜竊皇陵。這個理由無法服眾,因為這些人根本說不清約架的對方是誰。他們只承認收到一封非常侮辱人的挑戰信,氣得大家撕毀信件就趕往皇陵。可是沒有想到,等到第二天東方發白,都沒有人來應戰。他們懷疑自己被耍了,罵罵咧咧離開,回家一覺睡到中午。結果還沒有睡醒,就被差役掀了被子。

“平時這些紈絝子弟就是劣跡斑斑,仗著家裡有權勢,欺男霸女。所以不管他們怎麼說,大家都認為就是他們乾的。”劉澹唏噓不已,慶幸自己平時就是“偶爾不靠譜的好青年”人設。

沈思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可是光靠這些,還不足以證明是他們乾的,雖然也沒有證據證明是別人乾的。”

皇帝忍不住點點頭,對皇后咬耳朵:“別看沈姑娘年紀小,考慮問題倒是很謹慎。”

皇帝口鼻喘出的氣息讓皇后耳朵一陣發麻,她羞紅了臉躲到一邊,附和皇帝的話。

“後來,京兆尹就對他們上了刑具,他們就供認了自己的罪行,還指認了埋藏贓物的地方,然後我們的差役就從他們說的地方挖出了皇陵的陪葬品。”

沈思和搖頭嘆息,這回證據是確鑿了。

“查實了交三司會審然後呈皇上勾決就行,怎麼到了你手裡?”

“因為前任京兆尹的嫡幼子在獄裡突發急症去世,老京兆尹素與現任京兆尹不和,認為京兆尹打擊報復,告御狀到了父皇那裡。”劉澹感慨萬千,“本來這事應由大理寺聯合審案,結果大理寺卿的兒子也在案犯中,所以大理寺避嫌,父皇指派京兆尹主審此案。這位京兆尹大人為人正直,不會挾私報復的。但是,畢竟老京兆尹告了御狀,父皇又考慮到牽涉眾多,就指派我坐鎮大理寺,重審此案。”

沈思和大概聽明白了,“那你審明白了不?你可才十三,就能解決這個?”

“你才十一呢……”劉澹不服地嘀咕了一句,然後又精神起來,“解決了!賊人已經捉拿歸案,判斬立決,父皇已經勾了,他們等不到冬天處斬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