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四節,正當大夥都以為開拓者隊即將收割勝利的時候,一股歪風突然來襲,籠罩在聯合中心球館上空。
何為歪風?
即,聯盟再一次公然干預比賽!
進入末節,哨子傾向性變得格外明顯。
開拓者隊的防守很強硬,但很多時候這種強硬卻被吹成了犯規。
巴頓和剛剛傷愈回來重新出任首發小前鋒位置的好基友巴圖姆,都深受犯規麻煩,末節打了不到4分鐘就犯滿離場。
在主場哨的加持之下,外加戴維斯依舊延續著前三節的火熱狀態,公牛隊依舊和開拓者隊僵持。
霍伊博格在場邊情緒激動。
只因 NBA官方歷史記錄有過對應統計,當季後賽期間兩隊打成1比1之後,拿下第三場勝利的球隊,贏下系列賽的機率高達78%!
公牛隊如果能拿下這個主場奪冠的希望,就會變得非常大。
但與此同時,各大社交媒體上以及一些直播軟體的熱線上,大量球迷已經開噴了。
他們噴的點自然是比賽最後時刻的判罰問題。
還能不能要點臉啊?
這主場哨也過於明顯了吧,已經把聯盟的那點小心思全都顯露了出來。
芝加哥曾經作為全米第三大城市,公牛隊更是代表著喬丹整個職業生涯輝煌的球隊,同時也幫助了NBA在八、九十年代的飛速發展……
若是公牛隊能夠在時隔將近20年後重新捧起總冠軍,如此勵志故事一旦發生,必將引起巨大的轟動。
這麼一想,倒也能夠理解聯盟為何會如此安排了吧……理解個錘子啊!
王澤林和他的隊友不是受虐狂,他們也不想成為其他球隊的背景板,如果是技不如人也就罷了,可現在人家擺明出了盤外招,開拓者隊都5打8了,這樣他們怎麼能服?
就算他們“服”了,球迷們也不會服!
在一片罵聲中,總決賽第三場最後一節的比賽終於結束。
就在比賽結束的一瞬間,所有的抨擊聲都不見了。
不是因為球迷罵累了,也不是因為裁判最終選擇改變了判罰尺度,而是因為這一節,王澤林主宰了比賽!
上場比賽贏得非常輕鬆,王澤林三節打卡下班就拿到了33+15+5+5的資料,這讓他積蓄了不少能量,到末節,他終於迎來爆發。
不管是洛佩慈的單防,還是戴維斯的協防,亦或是兩三人的包夾,王澤林都如入無人之境,予己欲求。
球迷們這才想起,王澤林今年常規賽可是打出了40+20的恐怖表現,更是連續4年蟬聯得分王,打破了新世紀以來由杜蘭特保持的三連得分王的最長記錄。
有句話叫做:“選秀狀元有水貨,但MVP絕無水貨!”
狀元沒打好是水貨狀元, MVP往往代表著當賽季常規賽綜合表現最好的球員,如果這也能被稱為水貨的話,那麼當賽季聯盟所有球員就可以一起游泳了(至少在某位七尺後鋒崛起之前是這樣的)。
其實殊不知,能拿到得分王的球員,同樣也沒有一個是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