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開拓者全隊罕見的拿出了季後賽……不,確切的說是總決賽級別的比賽強度,本賽季常規賽期間除了在對戰騎士和勇士的比賽中,恐怕也就只有在對陣雷霆時,他們才會拿出這樣的比賽態度。
當開拓者忽然將比賽強度拉滿之後,威少突然發現自己不會打球了?
以往比賽裡,他只需要一招簡單的突分就能輕鬆拿到的助攻資料在今天變得格外困難,好幾次傳球都被及時補防到位的開拓者球員無情搶斷。
預想中的助攻沒拿到,失誤反倒不斷攀升。
另外,他還發現今晚的籃板資料沒那麼好抓了。
迄今為止,王澤林的場均籃板數為17.8個,看起來似乎很高……呃,確實是有億點高。
但重點不是這個,重點在於王澤林已經很久沒有過單場30+籃板的表現,本賽季他籃板最多的一場比賽,是在對陣馬賽克時拿到的單場29個籃板。
要知道,新秀王澤林僅就第一個賽季裡就有過好幾場籃板30+的表現呢,現在化身“籃板痴漢”的夜晚為什麼這麼少?
是他的籃板掌控能力變弱了嗎?
不,恰恰相反,他的籃板球能力實際上每年都再加強,尤其他的籃板屬性更是達到了99,籃板球領域絕對的天花板存在。
主要還是由於王澤林不需要再下新秀,、賽季時那麼賣力了,當時開拓者的整體實力放眼聯盟只能算是季後賽強隊,還遠遠談不上爭冠級別,更別提現在的王朝級別。
那時候即便是在常規賽的比賽中,為了贏球,王澤林每個夜晚都得拼盡全力,而作為一個大中鋒,籃板和蓋帽兩項資料無疑最能體現他的場上防守價值和威懾能力。
因此,他才會在新秀賽季來上好幾次單場30+籃板的封神夜晚。
今時不同往日,開拓者的整體實力已經足夠強大,起碼就常規賽期間而言,他已經不用闖闖都拼盡全力了。一般般的比賽中他總會稍稍收著打,等到真正的質量局時,他才會站出來接管比賽。
就比如說,之前打凱爾特人的那場比賽。
並且,按照了“禪師”菲爾·傑克遜的分蛋糕理念,想要讓球隊的實力得到最大化,作為球隊核心就必須得讓渡一些利益給普通角色球員。
也就是說,儘量讓實力相對一般的角色球員去打一些“easy ball”,高難度的攻堅球折讓給實力遠強與角色球員的巨星。
這麼一來,才能讓角色球員也分到一部分蛋糕,當他們吃飽了,才有力氣為球隊賣命。
所以,為了球隊長遠利益著想,王澤林會在常規賽的很多比賽中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表演慾望。
他自己都快忘了,自己當年剛進入聯盟時,揚名的第一步,就是靠著重新整理上古籃板神獸們的一系列籃板記錄,立下了“籃板痴漢”的人,進而收割了第一波粉絲值,實現實力的飛速增長。
既然現在不少人都紛紛表示,對於他的各種得分表演已經習以為常,甚至開始審美疲勞,35分15籃板都不足被評為全場比賽最佳球員,那麼,就讓改變從這場比賽開始吧……
比資料、拼記錄是吧?
35+15不夠,那就35+25!
若依然不夠,那就35+35!
這都還不夠,那就40+40!
直到……全聯盟想起了被籃板痴漢支配的恐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