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板凳席,科爾和隊員們陷入了沉默,今天的局勢比他們預想中要艱難的多。
單節落後開拓者10分,這在科爾看來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訊號。他很清楚,若是第二節繼續被開拓者壓制,想要反轉就非常困難了。
他抬起頭,把希望放到第二陣容身上,因為勇士只有七人輪換,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壓根就沒有什麼第二陣容。
倒不是說他不想多用人,而是形勢迫使他只能上七人輪換,也唯有這樣,才能保持勇士隊擁有足夠的競爭力。
第二節輪換時間,他相信會是勇士反轉局勢的最好機會。
單節追10分,對勇士而言,這實在是綽綽有餘了。
三分球在聯盟大行其道後,以往那些讓人覺得巨大的比分差,在現在看來都是灑灑水,壓根不值一提。
幾年前的湖凱大戰, NBA兩大豪門總決賽相遇時,全場比賽的得分經常在七、八十左右徘徊,那叫一個焦作。
但現在呢?球迷們已經很少看到有場比賽,雙方得分都沒有破百。
防守強,得分不易,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比賽寫照。在那樣的比賽節奏中,某一方一旦落後個七八分,都會顯得異常被動,甚至可能導致整場比賽的節奏被對方徹底掌控,結局只能是慢性死亡。
但現在,由於三分球戰術地位被徹底開發,哪怕某一方在比賽中落後10多分,有時候都完全不是事兒。
畢竟,10分也就是幾個三分球就能追回來的事情。
因此,10分差距對勇士而言壓根不值一提。別忘了,他們可是全聯盟最擅長投三分的球隊,10分算個屁啊!
節間暫停結束,雙方球員重新回來後,兩隊都進行了人員調整。
勇士方面,僅僅只是用斯貝茨替換下格林,伊戈達拉替下了利文斯頓。水花兄弟庫裡和湯普森,以及北卡黑鷹巴恩斯三人繼續在場。
在這種生死戰中,狠艹主力成為了科爾唯一的選擇,也是勇士想要破局的唯一出路。
而開拓者這邊,輪換的人數就比勇士多了不少。
利拉德替下貝弗利,阿爾德里奇替下哈雷爾,老卡特替下巴頓、康尼特李替下巴圖姆,約基奇替下王澤林。
今晚的首發五虎,這第二節全部換了個遍!
讓許多解說員都發出了驚呼,都打到這種時候,估計誰也沒想到開拓者主帥特里·斯托茨還敢玩五上五下的花活。
科爾科爾滿滿,在他看來,開拓者隊唯一能對勇士造成威脅的點就是王澤林。但此時王澤林已經下場,利拉德和阿爾德里奇雖然厲害,但前者有進攻沒防守,後者遇到五小陣容只能在場上不斷做來回折返跑,極其被動。
這樣的陣容,是無法遏制住勇士的!
三分永遠比兩分多一分,這是連小學生都會算的東西。
至於開拓者這個陣容的另外三個點……
文斯·卡特?一個老頭罷了,快40的人,還指望他在這場比賽中發揮多大作用。
康尼特李?就會定點投這一招,想掐住他簡直不要太簡單。
尼古拉·約基奇?歐洲傳統內線的腳步緩慢特點,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待會兒在場上做來回折返跑的回合數,大機率會比阿爾德里奇還要多。
這套陣容,科爾認為他吃定了!
比賽重新開始,所有人都認定勇士佔優,畢竟水花合體的威力擺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