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刺隊進攻。
帕克推進到前場,先找鄧肯。
鄧肯佔到位置,張手要球,帕克順勢發牌過去。
只見鄧肯靠住阿爾德里奇,坐著往裡打,瞬間轉身準備勾手。
但就在這時,右側的王澤林和罰球線附近的巴圖姆同時撲了過來,連同阿爾德里奇三面夾擊,鄧肯陷入圍剿中。
鄧肯心頭一驚,開拓者隊圍剿的速度太快,而且還如此的果決。
可石佛就是石佛!
終是已不在巔峰期,他的豐富經驗依舊不是小年輕可肚量的。
此時右翼三分線上,丹尼格林一個突然的反跑,甩開了馬修斯,往弧頂快速運動,鄧肯及時分球,丹尼格林接球的瞬間起跳,三分出手。
“唰!”
水花泛起,三分命中。
3:2,馬刺主場反超一分。
“從這個球,我們可以看出馬刺隊員只見精妙的傳導球配合,很難想象,這支球隊幾年前還是以防守著稱。”張指導道。
“是啊!”於加感慨一聲,繼續說道:“自2011年被黑八之後,馬刺隊選中的科懷倫納德,並從發展聯盟調上了丹尼格林、拿下斯普利特、米爾斯等悍將;12年又拿下了鮑里斯迪奧。不知不覺間,馬刺已經完成了球隊圍繞鄧肯內線強打到高位做軸的轉變。”
“不得不說,在聯盟30支球隊中,馬刺隊的進攻之流暢,絕對能排進前5,或許這正是大衛斯特恩夢寐以求的事情。”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於嘉和張指導心照不宣的笑出聲來。
固然,馬刺vs活塞的05年nba總決賽被譽為nba史上最偉大的總決賽之一;同樣的,那一輪總決賽也是nba史上最難看的總決賽,甚至沒有之一!
那輪系列賽慘烈到何種程度?
馬刺這邊,巔峰鄧肯被雙划來是防到僅有49.1%的命中率,場均更是隻得到20.6分,得分全隊最高~活塞那邊得分最高的則是昌西比盧普斯,場均20.4分。
整組系列賽下來,兩隊場均得分堪堪突破80……
鑑於以上種種,聯盟開始大力鼓勵進攻,因為大衛斯特恩再也不想經歷那樣的夢魘。
在這樣的趨勢下,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無疑是內線球員,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留給大個子們的生存土壤也漸漸越來越少。
所以說,難怪優質內線越來越少,撇去一些其他因素,最大的原因便在於規則的變化。
回到場上。
開拓者進攻。
王澤林再往籃下走,斯普里特沒做到什麼阻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