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利拉德的單場49分排在了nba歷史新秀單場得分第7名。
不過,這場比賽的傳奇性可以一點不比前面的6個差,甚至還要稍強一籌。
25投15中、三分13中9、罰球11中10高達60%的投籃命中率。
其中,真實投籃命中率更是超過8成!
所謂真實命中率,往往就是衡量該球員的投籃轉化為得分的效率高低的重要參照物,利拉德的超高效率被很多球隊的球探以及總經理所關注。
如果說利拉德引來高度關注,受影響最大的,極有可能是同隊的王澤林。
原因無他,今晚這場比賽利拉德太漲臉了。
雖然不可能說一舉逆轉王澤林對於年度最佳新秀的統治地位,但是最極有可能影響到王澤林能否全票當選最佳新秀。
須知,全票當選最佳新秀同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此前nba歷史上只有三位全票當選年度最佳新秀的球員。
原歷史中利拉德成為nba歷史上第4位全票當選年度最佳新秀的球員後,立即掀起起了極大的關注和期待,不少人更是一致認為利拉德將會是未來的聯盟第一控衛。
只是誰也沒想到,灣區一位超級扣將橫空出世,將同時代的同位置球員拿捏的死死的。
利拉德除了2017~2018賽季獲得年度最佳陣容一陣稍稍扳回一城,在其映襯下,活脫脫的“nba版周瑜!”
……
“最佳新秀之爭,重新點燃!”
“達米恩利拉德絕對有資格競選年度最佳新秀!”
“同時代的另外一道光芒!”
“……”
“垂死病中驚坐起,敵人竟在我隊裡!”
波特蘭的早晨,王澤林一邊吃著早餐一邊用手機刷著新聞。
看著統一口徑的新聞,王澤林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他總感覺,米國本土媒體迫不及待的想要捧出一個能和自己競爭年度最佳新秀的年輕球員。
就這麼見不得我好嘛!
稍加思索,王澤林很快察覺到了其中意圖。
米國號稱籃球王國,對於籃球這項運動可謂是壟斷地位,而代表籃球至高殿堂的nba單身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
nba的年度最佳新秀獎項代表著新生代球員中出類拔萃的一位,這個獎項每一年的得主九成九以上被米國本土球員斬獲,以外籍球員身份獲得最佳新秀的屈指可數。
21世紀以來更是僅有西班牙人一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