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沒有在意其他人的眼光,接著道:“陛下,大秦現如今百廢待興,房賢士有丞相之姿,佐國之才,正適合丞相之位。”
“陛下欲廣尋人才,正可以作為天下人才的表率。”
魏徵知道,這件事情他提出來最好了。剛好,每日桌案邊上擺著能夠趕上他身高的竹簡他也覺得頭疼。
有房相在,這些東西一定可以快點解決,更甚至能解決更多東西!
房玄齡驚訝地看了一眼魏徵。
其他臣子看左相的表現就知道他這是來真的了。
蒙毅抬眼看了一下上首的新皇和房玄齡,思考了兩瞬,就拉著他的兄長出來道:“臣附議。”
“陛下,臣也以為房賢士能堪當丞相之位。”
尉遲敬德和章邯早就默默出來附議了。
當丞相好啊,玄齡要是能當丞相他們就幸福了!
李世民一開始的想法就是想讓房玄齡當右丞相,甚至右丞相之位就是給玄齡留著的,但由魏徵提出來倒是意外之喜。
能讓他的房相更加名正言順的坐上丞相之位。
諸位大佬都有這麼個諫言了,其他臣子雖然也有不解,但大部分還是依從大佬也附議。
於是,眾臣就看到李世民身邊的宦官拿出聖旨開始詔曰。
這還不算,“唰”的一下子,這些宦官又拿出一套丞相之服給房賢士套上。
眾人驚訝地看向上首的左相和新皇,好小子,原來你們這是早就準備好的,裝都不裝了啊!
房玄齡也被李世民的速度給震驚到了,但同時心中又有一股強烈的暖流。
這都是陛下對他的君臣之愛……
李世民親自下來扶起房玄齡等人:“望諸卿能與朕共同協力,還大秦以治世。”
房玄齡、魏徵、蒙毅等人率領眾臣齊聲:“臣等定不負陛下所託。”
在秦始皇喪令才下達地方沒多久,只間隔了半個月另一道詔令又來了。
一道綜合了秦孝公、蕭丞相、漢武帝、唐太宗時期的‘察舉’求賢令:
“詔令長江以北,黃河以南郡縣舉薦孝悌淳篤,兼修時務之人;百家中學術完備,可為師範之人;文辭秀逸優美,才堪著述之人;通曉政策法令,可託以尊敬的人;並志行修立,為鄉閭所推者,專車傳詣鹹陽宮考核。”
而這份求賢令的結尾是:“朕在鹹陽淩煙閣,靜待諸卿。”
伴隨著察舉令到達各郡縣郡守手頭上的是三四箱紙張。
不提各郡縣郡守看到這些紙張是如何驚恐,但李世民的桌案上確實是沒有了那疊加起來有他身子高的竹簡了。
取而代之的是分類明確的政務,和開始有三省雛形的審核、書寫、執行政務。
不能一下子就更改官制,那就潛移默化的進行更改,削弱原有的政務,增設新的部門。
禦使大夫馮劫最近是忙得底朝天。
新皇對他非常的看重,直接讓他搞起了官吏監察制度,雖不能說是從頭開始做,但新的右丞相不知道哪裡來的監察制度,直接送給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