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達黃龍,那些外出閑逛的妖魔邪怪就會回防。
到時候再:“一網打盡。
眾人齊聲。
而此時的鹹陽驛站,天色雖黑,但驛站這裡確實燈火通明。
新皇登基時這裡寥落過一段時間。
因為那時候新皇剛登基,整個鹹陽、關中,甚至整個大秦皆不知道新皇的治國風格,萬一新皇是個殘暴性子,或者跟他老父親一樣是個大興土木狂魔,那出個門不就和斬首或者徭役預備役一樣嗎?
但隨著新皇一個個政策的推行,整個關中的老秦人都知道了:新皇並非一個殘暴之人,他是個有仁愛之心,會關心老弱病殘的仁君。
無論是黔首亦或者商賈都看到了生的希望,自此,鹹陽的各個驛站往來商賈絡繹不絕,全是敢大膽出門做買賣之人。
敢出門之人自然全是身體康健,勇猛之人。整個驛站可謂是人聲鼎沸,嘈雜的很。
有人,或者說很多人都喜歡這種熱鬧的氛圍。
劉政會、蕭瑀、蕭何、韓信等人就喜歡這種氛圍,因為這種氛圍代表著百姓們安居樂業,他們對這個國家充滿希望,才會敢於出門。
一個動蕩的國土和殘暴的君王是不會養出這種氛圍的百姓的。
劉政會感嘆:“如此場景合該讓每郡每縣的驛站都浮現。”
而在他們身邊,同樣在欣賞這副場景的杜如晦轉頭看向身邊發聲之人。
那是一群朝氣蓬勃、滿懷生機之人,不用想杜如晦都知道這群人的身份,定然就是他陛下從地方召集而來的人才。
杜如晦嘴角上揚,對張倉說道:“你看這副欣欣向榮之景,我就和你說我主君很厲害,他所治下的百姓定然是朝氣蓬勃的,狄縣那地的百姓之所以還死氣沉沉,那是因為我主君還未延伸到那裡。”
杜如晦的臉上滿是驕傲。
張倉原是不信的,畢竟他就是從鹹陽逃回陽武的,但是現在從狄縣沿路走回鹹陽他卻發現真是越走越不同,越靠近鹹陽越能看到百姓們臉上的笑臉,環境沒有原先的死氣沉沉,而是充滿了生機。
在門口待了一會兒他們就轉身回去了。奔波了許久,他們還未吃飯呢。
轉身之時,杜如晦舊看到方才對驛站的繁華發出贊嘆之聲的那幾個青年。
杜如晦帶著張倉和他們錯身而過,邊對張倉說道:“話說從狄縣到鹹陽這一路還真沒有見過察舉隊伍,這一隊應該是第一隊到鹹陽的隊伍吧?不愧是陛下察舉而來的人才,各個英姿勃發,定能和陛下一起成就盛世。”
劉政會明顯也聽到身邊的聲音。
狄縣?劉政會轉頭看向說話的那兩個人,最後,他不得不感嘆,這大秦真是看誰誰面熟,面前這人的說話姿態和他以前的同僚真像,對陛下滿口誇贊之語。
不過他們的陛下確實擔得起這份誇贊不是嗎?
此刻,不熟悉彼此乃真同僚的兩方人馬錯開。
靜待明日,就可以見到他們許久未見的陛下了。他們想,也不知道會見到多少同僚。
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