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他和侯君集這廝相處得更多啊!
侯君集沉默,欲言又止,他看著尉遲敬德,一切盡在不言中。
尉遲敬德:“……”
好像知道為什麼了。
他放開侯君集,不好意思地咳了咳:“咳咳,房玄齡做事仔細怎麼了,我尉遲府也不逞多讓好不好。”
嗯……
還是‘讓’很多的,在場的幾個人想。
房玄齡那家夥,可是從上輩子到這輩子都遠近聞名的仔細。
尉遲敬德看明白了所有人的眼神,他哀嚎:“好吧好吧,比不過房玄齡那廝好吧。”
被尉遲敬德這廝的表情語氣逗樂,氛圍明顯更加輕鬆了。
之後李世民、尉遲敬德、劉弘基也給侯君集講到了自己穿越過來的情況,一系列的新式政令。
說到最後,李世民看向侯君集,期待道:“現如今朝廷最缺乏的就是人才了,君集的到來正好彌補了一部分的缺憾。”
他的君集,可是上能徵戰沙場,下能當吏部和兵部尚書的人呢!
李世民開心地想。
被李世民愉快的情緒感染侯君集,他道:“百姓一昧依靠官府,坐吃山空也不好。”
他想到今早和老父親說的學建房子,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侯君集看向李世民:“陛下應該已經在召集農家們弄農書了吧?”
民為邦本,民以食為天。
他們初唐百廢待興最為注重的一個方面就是農的發展了。
農書他們也出過。
李世民愉快點頭:“農家人比較樸實,皆在朝堂之中,不過…… ”他嘆氣,“就是許多農業相關的東西需要下令地方重新上報彙集,最後成為農書,在加上排版刊印,下發地方,今歲的秋小麥播種百姓們應該是趕不上了,只希望明年糧食的播種百姓們能趕得上。”
這還不夠,李世民道:“諸子百家吾皆有發召集之令,就是這些人實在犟種,叫不動。”李世民就把房玄齡的計劃說了出來,包括但不限於給他們寄送來自對家的書籍!
吸引他們,又刺激他們!
這法‘陰險’得讓侯君集笑了,李世民也覺得有趣並且實用。
就是……
李世民頭疼:“但就像農書的問題一樣,他們現如今才只有意動,等他們完全出發到達鹹陽,並且開始進行書籍的編撰,那真不知得等到那年何月啊!”
李世民苦惱。
編撰成書後還得擴充學院規模,增加學員,培養學員才能進行最終的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