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在期待著什麼,他時不時摸向桌上的金色半魚符。
“稟丞相!長公子入鹹陽了!”
一聲稟告,帶來了魏徵期盼許久的訊息。
已經想好面對面時應該怎麼批評主上遲回鹹陽的魏徵,突然不動了。
陛下真來了……
歷史真的走向不一樣,大秦長公子回鹹陽了。
突然的,魏徵有種近鄉情怯之感。
雖然這絲毫不妨礙他攥緊魚半符往外走的步伐。
然後,直面同樣走進來的人。
來人身穿一身修身騎裝,但魏徵不會去注意這些,他關注的是這個人……
“陛下。”
望著面前人熟悉的面龐,魏徵發出一聲微不可聞的氣音。
長得果然和年輕時的陛下一模一樣。
李世民聽到聲音心中似有塵埃落定之感:“孤現在可還未登基,丞相這聲陛下可得避著人叫。”
他慢慢走近,拿起手中的半片魚符,對魏徵笑道:“方才在宮門口看到一魚符,像我家良臣的東西,特帶來與丞相一觀,不知他可在這裡?”
熟悉的調侃,即使面容嚴肅如魏徵也不由得被逗笑。
他曾對李世民說:良臣使己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家國並喪,空有其名。「4」
魏徵從來都不是李世民的忠臣,而是良臣,是李世民得之能正己身之人。
魏徵拿出一直攥在手中的半片魚符,與李世民手中的半片魚符放置在一起。
“同”字形榫卯很容易就把本來就是一塊的魚符合在一起。
嚴絲合縫,沒有一絲空隙和隔閡。
就如他們二人,雖許久未見但仍舊非常熟稔。
確認這人就是自己的臣子,李世民直接用力擁住對方,聲音沙啞道:“好你個家夥,你知道你不在的這些年,朕是怎麼過過來的嗎!”
不同於比李世民晚去世的尉遲敬德,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魏徵在貞觀十七年去世了。
魏徵去世當年,李世民痛哭流涕,為他廢朝五天,親臨喪禮撰寫碑文輓詞;太子舉哀,晉王致祭,百官同泣;賜正一品,陪葬昭陵。可謂是極盡哀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