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不需要康熙特意來指點,玉錄玳爽快分了些實權出去。
之後,她就如以往那樣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永壽宮與鹹福宮井水不犯河水。
玄燁原就是擔心玉錄玳在後宮一家獨大,生了旁的心思。
或者準確的說,他不怕玉錄玳生了什麼心思,他擔心的,是玉錄玳起了心思後,有足夠的能力與執行力讓自己心想事成!
這其中最讓他忌憚的,就是鈕祜祿氏一族這個玉錄玳身後的龐然大物。
前朝官員或許看不明白,以為鈕祜祿氏一族後繼無力,可他是皇帝,怎麼會看不出來鈕祜祿氏是真的沒有出色的人才了,還是在蟄伏?
而這其中又有多少玉錄玳的影子?
其實有時候,玄燁也會想,若當初坐上後位的是玉錄玳,今日的儲君是胤禛,那他還有什麼好煩惱的?
他早早將這大清江山交給胤禛,與玉錄玳長住暢春園享受餘生不好嗎?
可惜啊,這世上的事情沒有如果啊!
若玄燁的這個想法讓玉錄玳知道了,她估計得撇嘴說上一句“呸”了!
康熙是皇帝,下幾封詔書就能彌補當年的遺憾好麼?
他要真心實意這麼想,此次大封六宮就能封玉錄玳為後!
他為何不下詔,反而是對玉錄玳千防備萬權衡的?
這也就是當年玉錄玳沒有被選為皇後了。
不然啊,現如今是個什麼光景誰說得準?
不管康熙怎麼想,橫豎玉錄玳如今過得挺舒心的。
康熙的眼睛終於從後宮挪開了。
只要後宮維持著如今的表象,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康熙的注意力都不會放到後宮。
這樣一來,玉錄玳就能做很多事情了。
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後宮只能有一個聲音!
這點說難很難,說簡單卻是最簡單的。
只要讓妃嬪們知道聽她或者阿魯玳的,比聽康熙的得到的實惠多就行了。
如今後宮明面上是玉錄玳與阿魯玳平分秋色,實際上都在玉錄玳的掌控中。
哪個妃嬪最聽話,她的綠頭牌就會出現在最顯眼的地方。
除非那日康熙有非常想睡的人,不然被翻到的機率是極大的。
幾次下來,妃嬪也就琢磨出味兒來了。
時間一長,後宮自然而然就只有一個聲音了。
到了這一步,玉錄玳之前的籌謀就算是順利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