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斯季諾夫,輕武器研發的專家,酒量也很大,年紀輕輕擔任武器裝備人民委員,是一個在戰爭時期非常重要的部長。
僅僅三十四歲,極其年輕就擔任部長,事情發生在蘇聯這種國家,簡直是個奇蹟。
事實就是如此,奇蹟的背後必有著非常現實的合理性。
這一刻,楊明志覺得自己將要面對的怕是個位面之子,不由的有些犯怵。
再仔細尋思一下,斯大林解決托洛斯基問題後就大規模的提拔新人。大量的下級軍官突然升級到旅長、師長。這些人有精明強幹者,也有酒囊飯袋。
朱可夫和巴甫洛夫,兩人都是團長,結果都擔任了方面軍司令。飯桶巴甫洛夫被槍決,而朱可夫則成了蘇聯的救火隊員,成為挽狂瀾於既倒的名將。
所以,斯大林居然把這樣一個年輕人吸收進國防人民委員會,委任為左膀右臂,或許一開始,他更重視的是烏斯季諾夫的忠誠,而非其聰明才幹。
事實卻證明了,斯大林對於此人的提拔非常正確,烏斯季諾夫是罕見的青年才俊。
喝了酒,楊明志是腦子反而更加清晰。
今天的軍區司令等人為何要特別介紹一番這個烏斯季諾夫,更是直白的將自己與這個烏斯季諾夫做比較。
“唉!他們也許在感嘆。假若別列科夫是個正兒八經的俄羅斯人,地位就不是現在這樣,發配到新西伯利亞造武器吧。人各有命,他斯大林一介喬治亞牧師,如今已經是精神俄羅斯人了。”感嘆放在心裡,酒還是繼續喝。
看著丈夫喝了整整一瓶子,看著他甚至熱的擼起袖子,楊桃也不好說些什麼。
她一介女流若不是作為將軍妻子,如何坐在這裡,看著那些高階官員們喝酒?
從他們的對話中,楊桃也深刻意識到丈夫莫斯科之行的特殊性。那麼,自己還用擔心什麼?這件事最好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問。
楊桃儘量保持著沉默,最後挽著走路有些晃悠的丈夫出了酒香四溢的房間。
“見鬼,說是送行,一個個居然喝暈了!”
楊明志扭過頭,不再管醉酒大喊的軍區司令。還在送行的人還有烏莫夫等人,他們一直在控制飲酒。
挽著丈夫的胳膊,楊桃輕輕的說:“算了,你到莫斯科安心的辦事,我啥禮物也不要。”
“唉?!這……這怎麼行。”
“你還是不要有雜念,你們說了太多那個人。叫什麼烏斯季諾夫的,我就想啊,你要是和那個人稱兄道弟,對你應該也是好事。”
“嗯……這道也是。”楊明志長嘆一口,以漢語暈乎乎的嘟囔,“畢竟是堅持搞航母的能人,以後還會幫了中國呢。我可得和他結交。他要是敢對我的新槍說個不子,我就和他比賽喝酒。”
“唉!你……”
“哈,開玩笑的。”看著妻子突然的著急模樣,默默她的腦袋,“在這新西伯利亞還沒有比你丈夫會喝酒的,那個烏斯季諾夫也不怎樣。親愛的,你記得,只有咱們中國人才是真正的海量。”
遠行的日子就在當下,經過了酒桌上的扯皮,現在的楊明志對於莫斯科充滿了期待,以及對烏斯季諾夫的強烈好奇。
時代,它被人推著前進。
楊明志甚至可以確信,自己去年把最後的幾發RPG和發射器,委託那個第六機械化軍的指揮官庫茲涅佐夫運到莫斯科,最後武器落在了烏斯季諾夫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