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另一個位面上的“火星行動”戰役的策劃會議,就是在斯大林秘密地堡召開的?
在數十米地下開軍事會議,這種感覺真是匪夷所思。
莫非是多次空襲給了斯大林很大的精神創傷,讓他覺得深深的地下並非幽閉,有的只有安全感。
也許確實有這方面的因素,楊明志再琢磨一下,恐怕這樣的幽閉環境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會議的秘密性。
事情的發展還真如楊明志預料。
與會的幾人,還包括他們的隨從,大家站在地堡入口前,斯大林就只挑選了若干人進入。
貝利亞、朱可夫、普爾卡耶夫、科涅夫和別列科夫(楊明志),以及斯大林信任的兩名書記員。
沒有任何的磨蹭,被選中的人登上升降機,不一會兒就抵達深深的地下。
地堡內部有隧道直通克里姆林宮,也能直通斯大林的別墅。各軍事指揮官知曉這裡,它的一個作用就是作為1941年冬季可能發生的莫斯科巷戰的一個軍事指揮所。
事到如今,德軍能做的始終就是洩憤式的向莫斯科投擲一些炸彈或是其他奇怪的東西,巷戰沒有發生未來也不可能發生。
但地堡作為軍事指揮所的作用一直存在著。
如今要制定一場關鍵戰役的作戰計劃,於此僻靜幽冥與世隔絕之地,主要的軍事指揮官坐下來商討戰役規劃,這是斯大林樂意看到的。
為此,斯大林早已責令貝利亞做出一番準備。
與世隔絕的地下秘密會議室,一張拼湊而成的大木桌,其上攤開了一張巨大的蘇聯區域性地圖。
地圖所繪製的就是蘇聯歐洲部分,圖上還被標註了大量的尖頭,以及其他的符號。
圖上還有許多不同顏色的木塊,一些木塊更是被雕刻成特殊的模樣。
黑色木塊代表德軍,紅色木塊代表蘇軍。
這還不算完,代表蘇軍的紅木塊都由白漆刷上數字,即是其代表的蘇軍作戰單位——集團軍。
代表德軍的黑色木塊,一些也被標註了數字和字母,那是蘇軍情報人員獲悉的德軍具體單位的番號。只可惜,蘇軍諜報人員還沒有能力潛伏到莫德爾的指揮部,他們只能透過各種渠道弄清部分敵軍的番號。
例如,因為楊明志率部曾與德軍第100軍在白俄羅斯大打出手。故而,最終完成增援任務的德軍第100軍,其麾下的三個“巨大型”步兵師的具體番號,也為蘇軍詳盡瞭解。
其他的,透過戰場上頻繁出現的“抓舌頭”行動,莫德爾的麾下的部分步兵師番號也被曝光。
最驚人的還是德軍帝國師的存在,它可是個作戰兵力高達18000人的龐然大物!與其說它是一個師,不如說是三個師!
無論後世的軍史學家如何評價帝國師的戰鬥力強與劣,亦是其的各種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