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當楊明志提出班用機槍的概念,他們充滿了高度興趣。
當這些工人圍繞桌子站著,一雙雙眼睛盯著被鋪展開的圖紙,大家的腦海裡已經在思考如何將原料加工為需要的形狀。
大家的眼神都是敏銳的,一眼就看出,將軍所謂的新槍,基本就是在原來槍械的基礎上的改造。
“看起來,僅僅是槍管增長了?”費德洛夫不禁問到。
“當然,這樣彈頭就能獲得更強的動能,也能更好的安裝兩腳架。費德洛夫同志,槍管決定了它的精度,您務必造好它。”
“遵命。”
費德洛夫知曉將軍內心的急迫,他要趕在那些人前往莫斯科前,把這款所謂的班用機槍造出來。今日仔細瞧瞧圖紙,很顯然,自己心裡的那僅存的一點擔憂蕩然無存了。
將軍還是老一套意見,班用機槍生產十挺,除卻一些小零件,因此合規的槍管和導氣管也是十個。
它真的是個小任務,畢竟工廠的主打產品就是莫辛納甘用的容納7.62毫米子彈的槍管。
將軍對膛線結構又沒有額外的意見,所以生產班用機槍,那就按照圖紙要求的長度,照著已經下了生產線的槍管切割,最關鍵的問題不就解決了?!
楊明志在和費德洛夫、直接參與生產的工人經歷一番和諧的交涉,一項問題勝利解決。
他謝絕了留下吃午飯的好意,匆匆坐回轎車,下個目標,DP機槍廠。
又是一個新工廠,大量的銑床帶來轟鳴,聲音交織在一起,使得剛剛進入廠區的楊明志,隔著車窗就能聽到那熟悉又陌生的轟鳴。
對於他,這種轟鳴頗為親切,同樣親切的還有廠長戈巴托夫笑呵呵的表情。
這一次,楊明志親自開了車門又麻溜下了車,不由對方說話就搶著說:“您一定知曉了我來的目的,來吧,到車後門來,我把圖紙交給您。”
“啊!您……”
戈巴托夫迅速拿到了圖紙,他已經知曉自己要參與研發一種新式輕機槍,這真的聽他充滿期待。
就在北風呼嘯的戶外,戈巴托夫迫不及待的審檢視紙,不禁有所懷疑。
“尊敬的將軍,您還是讓我生產導氣杆?”
“是的。您還有別的想法。”
“不,我知道您在研發新式班用機槍。您也知曉,我的工廠正全力以赴生產輕機槍,想必班用機槍也是一款輕機槍吧。我現在只有一個夙願,您定是畫了它的整體構造圖,我……我想看看。”
一上來就是直奔主題的關鍵問題,楊明志一拍腦袋:“好啊,我親自給您拿。”
當戈巴托夫無視寒風審視整體構造圖,楊明志對其接下來的反應絲毫不意外。
用一個詞形容戈巴托夫,就是“驚喜”。
為什麼不驚喜呢?看了圖紙後戈巴托夫立刻明白,這款班用機槍就是一種輕機槍。它真的非常輕,透過估算,就是安裝了彈鼓,重量也不到十公斤。
再說,這款槍分明可以和之前實驗的突擊步槍的彈匣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