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這兩位內務部的幹員對他們護送物件的瞭解,僅限於組織提供了一些材料。
對方究竟是怎樣的性格,真的只有接觸一段時間後才明白。
兩人不明白,將軍為何非要帶走些東西,彷彿不這麼做就是巨大的遺憾。
就這樣,楊明志在十多人的護送下,攜夫人大跨步的邁向候車大廳,並決定就在這裡等待發車。
……
“啊,不一樣的時空,卻是一樣的感覺。”
以蘇聯的標準,下諾夫哥羅德是十足的大城市。
但以21世紀中國的標準,以人口來衡量,它就是個三線城市。
本時空的下諾夫哥羅德人口有六十萬人,戰爭爆發後,數十萬人移民與此。她吸收了大量的西部移民,尤其是莫斯科的部分城市人口,已經變成一百萬人的大型城市。
人口巨大,火車站卻並不大。
楊明志一行人進入候車廳,迅速吸引到一眾工作人員的眼球,原因無他,他們是一群內務部人員,更是從站臺上走進了,就彷彿興師問罪一般。
和工作人員一番寒暄後,誤會完美的解除,楊明志領著楊桃,就隨便找了長木椅安靜的坐下來,他的衛兵們也是如此。
看看現在的處境吧!
楊明志昂著頭,瞟了幾眼塗滿白灰的天花板,又看看四周的牆壁。
那個位面,中國和蘇聯在許多方面是學的蘇聯,例如火車站的內部狀況,頗有些中國八九十年代的感覺。
牆是白牆,下端一米絕對都刷著綠漆。候車廳面積不大布局緊湊,期內有公廁,另有一個不大的小商店。
“格里申科。”
“到。”
“你把帽子摘下來,然後去商店看看。”
“將軍,您要買東西?您……”
“別磨蹭,看看有什麼銷售。你覺得可以就買下來,我給你報銷。”
“好吧,我這就去,但是帽子。”
“哦親愛的年輕人,你難道還要把內務部證件給售貨員看看嗎?他們會被嚇暈的。”
就在剛剛,一行人已經和一眾工作人員交涉過。原則上,旅客當然不可以逆向進入候車廳,所謂下了車理應直接出站。來者既然都是內務部,那是一群普通人不願招惹的物件,內務部的傢伙們既然只是想在這裡休息一下,還有什麼好拒絕的呢?有哪個笨蛋敢剛正不阿的請走他們?
就是這一番交涉,楊明志略略明白一件事,當前的候車廳一直保持冷清的狀態,只有週末能熱鬧一陣子。
原來,現在全聯盟的鐵路系統,基本讓步給貨運列車與軍列,原本就不怎麼發達的旅客列車已經被壓縮到最底的限度。
每週只有星期天,莫斯科會發出兩趟客運列車,糟糕的是,一旦前線戰事吃緊,僅有的兩個班次也會被暫停。
客運列車被壓縮成這個樣子,普通人這裡並沒有怨聲載道,畢竟如果沒機會、沒有理由乘坐列車去另一座城市,自然不會抱怨每週班次就兩趟。
蘇聯打贏了莫斯科保衛戰同時,人口的東方大遷移也基本勝利完成。莫斯科以東的許多大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大量的年輕女人,城市吸收了這些女人,並迅速將她們轉化為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