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楊明志只是單純的敘述現在的戰爭形勢,不過僅僅如此就已經令斯大林非常吃驚。
緣何?一個在普里佩特沼澤地這一戰爭中的孤島,對整個戰局瞭解的竟頗為透徹。這個人凌晨時才抵達圖拉,如果僅透過廣播獲取外界資訊,就能把戰局分析的頭頭是道,這個人還真是個軍事天才。
楊明志其實根本沒有展現自己所謂“軍事天才”的表演,全然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各大戰役,以及戰局的宏觀發展,他非常瞭解。或許這就是穿越者擁有的唯一優勢,也是最大優勢。當然,一旦操作不當也是極大的禍患。
所以楊明志對於戰局的論述,其核心只有一個——蘇軍當下正在參與的戰役將全部取得勝利。
話說這類言論如同口號般響徹整個聯盟,沒有誰會希望蘇聯戰役失敗。
必勝的口號喊得震天響,斯大林只想明白蘇軍必勝的原因。
他眯著眼睛問:“看來你已經瞭解了整個戰局,聽你所言,我們實際在各個戰場都擁有優勢?”
“是的!”楊明志堅定不移地回答,“蘇聯擁有著巨大的人口優勢,如今又開始接受盟友的物資援助。蘇聯還是一個工業國家,具體而言是您締造了這一工業國家。彷彿您已經洞察到這場戰爭必然發生,真是太巧了,當戰爭發生時,本是隻有木犁的蘇聯已經具備量產戰爭機器的能力。”
這話即使在撓斯大林的癢癢肉,話說這還是人人愛聽的奉承話。
“所以,你的意思是,蘇聯因為可以大規模生產武器,再依靠大量的人口,最後是得到來自盟友的援助,我們就能打贏現階段的所有戰役。”
“如今發生的是全面戰爭,只有兵力雄厚物資充沛生產力高的國家,才能取得勝利。而這就是我們擁有的優勢。當然,這類言論恐怕很多將軍乃至總參謀長向您說過無數遍,您希望聽到更多有價值的言論。”
“是的!”斯大林急迫的問:“現在,斯大林格勒開始進入全面巷戰,整個頓河在燃燒。我軍雖然打破了維亞濟馬的僵局,德軍卻把斯摩稜斯克修成了堡壘。我軍的處境依舊危險。”
“我們會取得這些戰役的勝利,現在我只想說的是,當我軍擊敗了進攻頓河流域和高加索的德軍後,我軍下一步進展。”
斯大林興致勃勃,但他想著重聽聽別列科夫中將關於斯大林戰役以怎樣的場面結束,這就是他當下最關注的。
“快告訴我,那個德軍將領保盧斯,你認為他的結果是什麼?”
“是投降!”楊明志堅定的說。
“向誰投降?”
“向偉大的蘇聯紅軍投降,包括他麾下數以萬計計程車兵。”
“理由呢?那個人是德軍的將軍,難道那個傢伙不會逃跑嗎?他怎麼會向我們投降?”
“因為我軍吸引德軍圍繞斯大林格勒城市區陷入戰爭泥潭,當德軍難以脫身時,我軍優勢兵力展開鉗形攻勢。德軍把他們的盟友羅馬尼亞人放在側翼,結果被我軍輕鬆擊潰。鉗形攻勢成功化作包圍圈,被圍狀態的德軍沒有糧食供應,他們為了活命甚至開始吃屍體。到了這時候,保盧斯決定投降。”
“哦!真是這樣?!聽起來很有意思,就彷彿必然會如此。”
斯大林大部分時候沉默寡言低調張揚,權力慾極強,為了權力穩固,定時賞賜“自己人”非常重要,拉攏發展新的“自己人”亦是必要的。
這個別列科夫的表現出諂媚的態度,但此人有著真才實學!無論此人是否真心實意,放在當先時期,都是一件得心應手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