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去森林的同志跟著我,其他人去南邊繼續找徒弟。姑娘們,你們一定要把營地建好!”
囑咐一圈兒,揹著槍的安東諾夫率先走向森林。
“如果能在森林中獵殺一頭鹿,今晚就能開葷了。如果是擊斃一頭熊,熊肉也是能吃,就是味道比較糟糕。”安東諾夫可不知會在森林裡遭遇什麼,既然司令曾偶遇一群兇猛的野豬,若是自己遇到類似的,手裡的步槍就是救命的手段。
男人們各有各的工作,只有別爾斯基一個人留在營地裡,盤腿坐在毯子上,繼續著檔案撰寫。
“嘿!年輕人,難道不打算幫我們搭帳篷麼?”女兵排長故意用甜甜的聲音招呼埋頭工作的別爾斯基。
“很抱歉女士們,我要先寫完這個稿子!”
“好吧!你可一定要把我們女兵的辛苦寫上。”
“那是自然。”
一個強壯的男人不做體力活確實令她們不爽,如果能在張貼的報紙上位她們美言兩句,這事兒就算了了。
她們在喬舒雅的步兵團裡都是老兵,兩週以前還參與過阻擊德軍第100軍第371師的作戰。
喬舒雅和薩沙諾娃的部隊是所有女兵部隊的標杆,有著教導部隊的性質,兩支部隊在戰爭中確實立下赫赫戰功。
她們接受的都是正規步兵的訓練,《步兵操典》集中研習,又根據游擊戰的特殊性,她們學到了一些全新的戰術。但在日常生活,尤其是佈置野外營地方面,《步兵操典》提供了非常好的規範,這方面她們就照本宣科的落實下來。
根據操典規定,野戰步兵若有能力,就該在營地中挖出一個散兵坑,並在散兵坑上搭建帳篷。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即當營地遭遇不測,諸如偷襲和炮擊,士兵能迅速蜷縮在散兵坑中躲避襲擊,也為反擊提供工事掩護。
女兵們要挖掘大量土坑,她們的舉動令剛剛結束寫作的別爾斯基一陣迷惑。
“喂,你們在做什麼?難道是在挖墓穴?!”
“呸!別說晦氣的話!”生氣的女兵排長擦一把汗,批評說:“我給你挖個坑,你晚上就睡在這裡。”
“我……我可不想睡在墓穴了。”
“笨蛋!這是休息坑,你可真是個幸運的年輕人。如果你是個一線是士兵,恐怕軍士長會訓練你,最終挖坑技術比我們還要高超。”
意識到誤會的別爾斯基吐吐舌,為了擺脫尷尬,他乾脆找到一杆長柄鐵鍬:“我的坑還是由我來挖吧!這樣我夜裡睡覺能踏實一些。”
營地裡,充滿了歡愉的嗤笑聲。
別爾斯基怎麼說也不是四體不勤之人,他沒上過戰場,散兵坑怎麼挖掘瞭解有限。一把鐵鍬在手,瞧著女兵們的動作,似乎只要向下挖掘即可。
此處土質比較鬆軟,尤其是挖掉表層蒿子稈的根莖後,繼續向下挖掘相當容易。
只是別爾斯基也很擔憂,繼續深挖難道不會挖出地下水?這裡的沼澤腹地,難道過夜時非得挖坑,露宿平地上不也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