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早已確定德軍必將攻佔列奇察,所以難民的轉運有序進行著,即便他們並不知道德軍已經定下了攻打列奇察的計劃。
被兩支遊擊大隊護送來的難民數量,截止到七月二十三日合計高達兩萬三千人。但紅十月大隊送來的情報,他們又收攏了一些難民,以至於到了二十四日,還有新的難民群抵達。
“脫離納粹鐵蹄控制的人民越來越多,這對我們是好事。他們來多少,我們就收多少,然後取其精華,訓練出數以萬計計程車兵。”耶夫洛夫對前景充滿信心,他真是恨不得收攏難民十萬人!
不過,楊明志對於未來可是有些憂慮。
他的憂慮並非針對難民,而是列奇察的未來。
整個二十三日,遊擊共和國又收到了來自莫斯科方面的多條電報。楊明志仔細看了每一份電報,他瞪大雙眼,以找尋關於德軍是否組織兵力進攻的情報。這類內容的確沒有,令人高興的是,上級決定於二十四日凌晨,再展開一次空投。
新的空投,其目的地也變成了兩個。一個是列奇察,一個就是遊擊共和國南部的礦場地區(之所以選擇硫磺礦場,真是因其地貌的獨一無二辨識度高)。
指揮部因而在二十三日傍晚,針對電報的諸多內容,突擊召開軍事會議。
耶夫洛夫一副自信滿滿的模樣:“一切都在我軍的掌控之中,第一批難民已經抵達了霍姆尼奇。等到明天,部分難民坐上馬車,到了傍晚就能抵達黑土村。”
“他們抵達後,接待的任務就由我親自派人執行。”柳得巴廖夫在該問題上當仁不讓,他對之前擬定的措施又做出一定的修改,兩天以來,留守部隊也修築了一些新的木刻楞,“說實話,就是來三萬人,我們的房屋也是足夠的。”
“是啊。我們犧牲了很多戰士,因此許多營房空置下來了。雖然我的想法會讓一些戰士心裡不舒服,但是,我們不能讓營房空下來。”說罷,耶夫洛夫瞥幾眼楊明志。
“哦?你看我?我想,如此處理也沒什麼問題。關於難民的安置,我想我們已經不需要再討論了。”
“目前來看,確是如此。”薩林奇金看看左右,“諸位都是遊擊共和國的重要人物,我們現在需要商議一下明日的物資接收工作。我們需要派遣一些部隊到礦場去,把空投的物資全拿回來。讓誰去比較合適?別列科夫同志,您是將軍,您那個主意。”
關於派誰去礦場,那個女人自然是當然不讓的。
“派喬舒雅的女兵去,還有薩沙諾娃的。尤其是喬舒雅本來礦場那裡就是她的駐地,那一帶的地理地貌也是她最瞭解的。為了保證任何掉入死角的包裹都能被揪出來,她必須去。”
薩林奇金點點頭:“您回答的乾脆。只是,那兩支女兵團也屬於精銳的範疇,本來她們是作為戰略預備隊,一旦列奇察有變,她們就要去救火。”
“話雖如此,我並不打算讓女人們再去付出巨大犧牲。畢竟大部分男性戰士,實在無能忍受大量女人殞命的事實,現在我們還是儘量保守一點。再說了,也是女人天然的細心,讓她們是收攏空投物資,也是目前的好工作。等到難民大規模抵達後,她們也要幫著安頓。
當然,我們目前面臨的第二個問題便是列奇察的城防。雖然我們還沒有收到任何關於德軍進攻列奇察的訊息,我們都相信,德軍不會善罷甘休。他們目前兵力不足,其實只要他們樂意就一定會從本土調兵。
德軍已經派遣的第700師增援,我們目前擊潰了這支部隊,卻也付出了一定的傷亡。如果他們派遣更多的部隊,沿著鐵路抵達莫濟裡,然後在一鼓作氣的進攻,我們只能退守沼澤地。利用大量的泥澤牽制敵人,並一點點的消耗他們,逼著他們撤退。”
指揮部內陷入了暫時的安靜……
其實大家對現在的局面只是暫時的樂觀,部隊讓德軍“大出血”,敵人的報復只會更加猛烈。
薩林奇金知曉一些來自於蘇聯高層的情報:“目前,我軍在斯摩稜斯克以東吃了一場敗仗,第39集團軍損失巨大,只有一萬餘人逃出包圍圈。不過,據我所知,我軍正在籌備一場大規模的戰略進攻,就像是五月份的哈爾科夫進攻戰役。我估計,德軍也是覺察到了我軍的大動作,如此我們牢牢佔領列奇察的日子,也不能長久的維持下去了。”
整個戰略地圖上,蘇德兩軍的態勢已經非常明顯了。勒熱夫到瑟喬夫卡的五百多公里戰線,蘇德兩軍激戰正酣,而戰線後方二百多公里處,從普里佩特沼澤到日洛賓,游擊隊啃下了一塊麵積高達1.1萬平方公里的巨大游擊區,區域內的德軍完全被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