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志心中的戰略戰術還沒正式公佈,他的部下就一個個毛遂自薦。
楊明志跺了跺腳:“都不要爭了!都給我安靜!”
聒噪的指揮部迅速安靜下來。
“我知道,你們都有很強的戰鬥力,我實際上讓誰主戰都可以。然而讓一個團上,其他團肯定不高興!既然如此,第二團、第一團還有傘兵旅,你們各出一個營。還有你,巴爾岑,你的的營業加入其中。此戰主攻部隊,就是這四個營,你們組成一支特別的步兵團。嗯,就由巴爾岑做團長!”
這個命令令在場的眾人一片譁然,最震驚的莫過於巴爾岑!
“司令!您讓我做這個臨時步兵團的團長?!我……”
“怎麼?難道你任務自己不行?那我就換另外人了!”
“不要!我能行!”巴爾岑上前一步走,“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因為之前的戰事,楊明志一度非常懷疑甚至認為巴爾岑的確是一介莽夫,已經給了多次機會,他實在缺乏指揮超過一千人的部隊作戰。
那還是三月底的作戰,巴爾岑的作戰風格就是一個字——莽。
他的確能想到一些有趣的計謀,然而在面對大量的敵軍,他根本不畏懼,反而是難以按捺心頭的衝動,渴望就用手頭這點兵馬,給予敵人致命一擊。三月底的作戰,他成功了一半,後勁不足的部隊很快就被反擊的敵人打的像是兒子。
也因此,部隊蒙受很大損失,誰是主要的責任人?就是他巴爾岑。
時間已經過去快三個月了,今日聽到巴爾岑的話,楊明志不禁心裡癢癢,或許三個月的時間,這個傢伙終於變得聰明瞭。
楊明志其實也有一時興起的成分,他的話就是軍令,已經無法收回了,巴爾岑就是這支混合部隊的指揮官!
不過轉念一想,巴爾岑若是再想莽一波,除卻嫡系,另外三個營未必會聽他的。一般情況下,軍隊打勝仗的首要前提就是堅決聽從指揮,但在本次作戰,也許他們四個營能互相制約,反而更合適。
因為這次作戰,楊明志並沒打算以火箭炮的雷霆之擊摧毀敵人的防禦,並讓部隊迅速拿下。
他決定採取更惡毒的手段打擊德軍——圍點打援!
縱觀本時空的作戰樣式,既有少數國家的軍隊會喜歡用這種戰術。至少蘇軍的指揮官鮮有想到這種戰術的,畢竟在伏龍芝軍事學院,教授的也都是所謂標準樣式的現代戰爭。即憑藉強大的兵力和重火力,將敵人正面打倒。各國在進行大戰役時,普遍喜歡用鉗形戰術,即進行大規模包圍。
德軍在基輔創造了包圍作戰的歷史記錄,比起殺傷的敵方士兵,俘虜計程車兵數量是其三倍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