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馬尤話語中還有著他們的那一份自傲,同樣也有對蘇聯的鄙夷。
楊明志搖搖頭道:“這些話,你也就敢對我說。你們羅馬尼亞人的確是羅馬人的後裔,而俄國人呢?他們娶了羅馬的公主,他們以羅馬的繼承人自居。而德國人,他們也自稱第三帝國,他們認為自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正統傳人。
你們羅馬尼亞人自稱是光榮的,俄國人不也是?斯拉夫不是奴隸的意思,其本意是光榮!
但是,戰爭打到現在已經不是關於光榮的事了。你們畢竟是侵略者,殺了很多俄國人,就算你們是作為軍人在執行命令,你們還是殺了人。俄國人因而仇恨你們!慶幸吧!至少你和五百人現在還都活著。”
“是的,我們落在你們手裡,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死了。你們不必槍斃我們,只要減少糧食供應我們就能餓死。何況幾個月後冬天到了,屆時冬季也能凍死我們。”
“不!我們不會讓你們死的。”楊明志藉此步入正題:“我之前就說過,你們和德國人不一樣。這場戰爭中將結束,德國必然戰敗。羅馬尼亞該何去何從,你們軍人就肩負著你們國家的未來。難道,羅馬尼亞是真誠的要為德國殉葬?
據我所知,羅馬尼亞為了支援德國的侵略戰爭,割讓了部分領土給匈牙利,給保加利亞。我知道,你們入侵俄國的最大目的,是拿回被俄國掠走的比薩拉比亞地區,如果你們的參與這場戰爭的目的僅是如此,這的確是個合理的理由。就好比兩年前,蘇聯為了拿回被波蘭掠奪的西部白俄羅斯,選擇和德國並肩作戰。
結果你也看到了,德國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如今的盟友變成死敵,德國人根本就是要將俄國人、白俄羅斯、烏克蘭人,乃至我這樣的韃靼人全部殺死,他們已經殺了太多人。
德國就是這樣的國家,今天你是他們的盟友,明日他就入侵你的國家,殺害你的人民。而羅馬尼亞做出了非常糟糕的選擇,你們成為了德國的僕人。”
這些話實實在在的觸動著布里馬尤的內心,他是愛國者,對這些話的部分修辭做出反駁:“將軍閣下,我們不是德國人的僕人,羅馬尼亞是主權國家。”
“哦?果真如此?但是,我知道匈牙利也是你們的仇敵,但你們還是把國土割讓給他們。你們的安東內斯庫將軍讓你們數十萬軍隊在俄國殺人,你們在拿到了比薩拉比亞後就該停手了,結果你們繼續作戰,繼續為德國人當炮灰。
我們調查過你們第六師,這支部隊進入俄國總兵力超過一萬五千人,現在呢?你們的兵力始終得不到有效補充,經此一戰失去六千精銳,這支部隊已經完了。
我聽說,德軍曾和你們一道進攻我們的人,最後為何變成了你們單獨作戰?”
“那是因為,他們決定把勝利的光榮交給我們!我承認我的部隊戰鬥力糟糕,可我們是軍人,我必須去執行命令!”
“你的話沒錯,所以我敬佩你們居然敢於以一支弱旅的姿態主動進攻我們!黨衛軍在我手裡都鎩羽而歸,何況是你們!所以,你們戰敗不可恥,反倒是我們沒有全殲你們整個師,沒有俘虜師長,這令我的戰士們非常惱怒,所以憤怒也就發洩在你們身上。
我不是斯拉夫人,我是個韃靼人,我從東方來,但對你們的國家和歷史有一些瞭解,甚至也能推測羅馬尼亞的未來。總之,你們的未來是在我的手上,繼續不好好合作,苦果是你們獨食。”
布里馬尤一聲嘆息:“所以,閣下和那些人非常不同。我想你是一位學者,而那些人對我們羅馬尼亞人幾乎一無所知,他們單純的認為我們和德國人完全一樣。”
“這是你們咎由自取!你們畢竟是侵略者,現在我想說的事,你們有什麼未來打算。雖然你們現在是在挖礦,憑良心說話,我沒有任何殺死你們的目的,這根本沒必要,也不應該。”
“是嘛?您能饒命我很感激。”
楊明志以為他不相信,其實也是,戰爭時期不要完全相信他人。他繼續道:“的確沒有必要。今年是1942年,戰爭進行的即將滿一年,我們作為敵人也有一年了。但是戰爭終要結束的,如今美國也參與戰爭,從人口到工業實力,他們遠勝於德國。如今德國正在被圍攻,他們自己不可能同時打敗蘇聯和美國。
你作為羅馬尼亞人,應該知道你們只是一個區區一千萬人口的小國,你覺得羅馬尼亞的未來該當如何?德國會失敗,在他們失敗前,蘇軍將首先越過比薩拉比亞進入羅馬尼亞本土。難道你們還要為了德國殉葬?”
布里馬尤猛地站起來是,聲嘶力竭的吼道:“絕對不!”
這吼聲非常驚人,頓時,阿布拉姆帶著一眾衛兵蜂擁而入。
楊明志亦是大吼:“你們都出去,這是我和他的單獨會談!都給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