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線的八千人作戰時,後方的遊擊共和國數萬居民也在拼命生產,那些被調動的民夫可不僅僅是搬運物資和傷員那麼簡單。僅用幾天的功夫,一條從米西渡口併入霍姆尼奇諾夫戈梅利的“公路”就完成了。
道路非常曲折,它繞開了大量泥塘,在泥濘之處,民夫投入大量原木,愣是鋪了看似靠譜的路面,至少在卡維茨基看來,這條路跑卡車絕不會有陷入泥漿的風險。
好歹這是一條路,它就算很曲折士兵不得不多走些距離,能完美的避開泥濘,大家已經完全滿足。
楊明志的回家之旅可是和基層士兵大有不同,他享受著吉普車的特別照顧,只是這一次開車者成了伊戈爾。他就坐在副駕駛,後排坐著楊桃、娜塔莎兩個姑娘,大家唱著歌直奔鐵匠村而去。他的那一眾衛兵,在站在緊隨其後的卡車之上。
5月23日,對於遊擊共和國必然是值得慶祝的一天,前線得勝歸來的勇士們,他們將排著整齊的佇列歸來,就像以往的回家一樣,他們必定要經過鐵匠村最大的居民區,必定要來一次“鬧市巡遊”。
這場勝利固然是軍人的勝利,其勝利也跟後方軍民的大力支援脫不了干係。遊擊共和國從一開始便是軍民一體,他們紛紛被組織起來,聚集在進入鐵匠村的那條大路兩側,夾道歡迎凱旋的部隊。
孩子們在學校的組織下,去野地了採了大量不知名的小花並做成花束。他們也都佩戴著紅領巾,排好了隊,在其老師的帶領下站在了村口的哨卡邊。沿著哨卡延伸,更多的村民站在了路的兩側,並一直延伸到軍營。
這一切自然是薩林奇金、柳得巴廖夫等人組織的,不過他們也萬萬沒想到,群眾的熱情非常高漲!他們不僅是在大清早就開始在路上聚集,手中也拿著大量的糧食——煮熟的土豆。
這些都是他們省下來的糧食,他們不捨得吃,卻樂意分給打勝仗歸來的戰士。軍隊,是如此的為人民愛戴!
人民有如此高的思想覺悟,對於未來,薩林奇金也充滿了希望。
這個別列科夫還真的如同以前的那些報告上描述的,是一位軍事專家,也是一名發明家。這種人物就不應該待在沼澤地,他應該去莫斯科的國家科學院,去古比雪夫的兵工廠。
針對切爾尼戈夫的火箭炮襲擊的意義遠大於取得的殺傷,這已經證明了蘇軍有能力研製出射程四十公里的高度精確的火箭炮。薩林奇金渴望更大的權力,渴望更大的作為,當前他手裡就有一份足矣改變自己命運的東西——飛魚火箭炮的全部設計圖紙。
不管怎麼說蘇聯也是工業強國,固然別列科夫是出於什麼戰友情要堅決留在這裡,武器的圖紙可以送出去吧。只要蘇聯的兵工廠大規模的量產飛魚火箭炮,衛國戰爭的戰局必然要發生鉅變。
“別列科夫,你還真是我的福星!”
薩林奇金不能再待在辦公室,他拉著一眾工作人員在大清早就待在村口的哨卡,等待著今日中午左右抵達的司令——別列科夫。
而楊明志,他的車隊很快遇到了正在返程的第三團戰士們。在他們的前方,尤其是趕著部分馬車的第二團、偵察營。且說這些第一時間就要帶回村裡的馬車,這上面可是堆著大量的槍械、彈藥,以及大量的德制鋼盔。
繳獲物資中輕武器率先運回去,這是源於兵工廠的需要。而那些鋼盔,繳獲的鋼盔已經太多了,這數千頂鋼盔,楊明志還是打算堆砌成金字塔供人參觀後,就交給兵工廠融化鐵水做成一枚枚炮彈。
就這樣,楊明志的這支前線指揮部車隊,就夾在第二團和第三團中間,隊伍也延綿了高達三公里,就像是一條在泥塘間蠕動的水蛇,一點點的回到他們出發之地。
對於薩林奇金要搞一出歡迎儀式楊明志已經知曉了。“這樣,我也像是回到羅馬城的凱撒那樣,得到人民的愛戴歡呼!”
羅馬?凱撒?那位羅馬英雄經過了高盧之戰後,帶著無上光榮回到城市,併成為了第一公民。
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為後世世界人民所熟知,這是誰不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