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第七百七十八章 以農具107彌補火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七十八章 以農具107彌補火力 (1 / 2)

楊明志所謂的辦法在地窖的時候就已經提到過,這裡他又複述了一遍。

“一般的火車,我們只要用火炮轟擊其車頭,就足以完成戰術目的。不過我們必須考慮最壞的情況,那就是裝甲列車,我相信假如我們下一步的戰略重點就是打擊德軍鐵路交通,為了應對,德軍一定會使用裝甲列車,亦或者在各種軍列上掛上幾節武裝車廂。為此我們的武器必須能做到摧毀其厚重灌甲的能力。”

和裝甲列車戰鬥的經驗284師當然有,去年襲擊切諾比火車站的事耶夫洛夫記得很清楚,楊明志亦是如此。

那些厚實的裝甲能免疫很多口徑的火炮轟擊,只有反坦克炮才能打穿其裝甲,但因為穿甲彈的性質令其破甲後的傷害非常有限。

大口徑重炮,284師只有五門繳獲的德軍75毫米的榴彈炮,它過於笨重了。而靈巧的無後坐力炮,目前只有一門,彈藥有限,37毫米的口徑能取得多大戰果實?去轟擊裝甲列車不過是在裝甲上劃上一些痕跡!

歸根結底部隊是需要威力巨大的武器的!

楊明志設想到:“未來我們還是得造火箭炮,伊萬諾夫和裡固施科夫有著豐富的經驗。去年首次襲擊霍姆尼奇時,開飛機的波多維奇投放了火箭彈,威力不容小覷!

所以我們還是要使用火箭彈,因為這真的是我們有可能製造出的最大威力的武器。”

楊明志的意思很簡單,284師要想能打硬仗,必須裝備大殺器。本來的284師是編制有152毫米口徑的榴彈炮,現在也就只能美好的幻想一下罷了。

而德軍搞不好會使用155毫米口徑的,剛剛結束的戰鬥,部隊僥倖躲過了恐怖的炮擊。

“我們是無法使用重炮的,為了彌補火力不足,當下只有去製造火箭炮。”

說到了火箭炮,楊明志就不得不興奮,因為是中國人最早將火箭用於軍事。奈何這個時代,世界對中國充滿了歧視,即便是蘇聯也不例外。彷彿中國人都該是蠢笨的,說到火箭由中國人率先發明,福明和耶夫洛夫臉上寫著震驚,也有一絲不敢相信。

楊明志拍拍手:“好了,同志們,歷史的問題先放到一邊,我們要解決眼下的問題,那就是火箭炮的量產化。”

讓火箭炮量產?科什卡夫第一個提出了質疑:“副師長!恕我直言,製造火箭炮的消耗可是很大的!僅僅裝填進黃火藥,就是很大的分量,我們的產量著實有限!這不是我們不勤勞,而是原材料根本不多!”

因為去年生產第一枚外徑很大的火箭炮彈時,他就是工作人員之一。那枚彈體內裝填了大量苦味酸,威力如何他是可以想到的。制約量產的最大原因還是原料匱乏。

這一點楊明志何嘗不知道?當下,他可以預見很多戰場,蘇軍已經將帶著火箭炮導軌的卡車開到前線,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已經開始了表演。

這些火箭炮彈的精度不怎樣,當密集使用後,彈片和衝擊波則可以覆蓋一大片戰場。比起榴彈炮,喀秋莎的能製造出短時間內的不可思議的火力密度,沒有人能依靠時間差來躲避炮彈。

在這恐怖火力的背後,則是恐怖的消耗。要製造一枚喀秋莎火箭炮,其各種原料足矣製造十枚152毫米口徑的炮彈了!

如果284師也開始製造火箭炮,比起製造一般的炮彈,消耗依舊異常巨大。

這些弊端是不可以迴避的,楊明志將這些明明白白的告知了科什卡夫,看得出這個人的表情已經非常複雜。

“這麼說來,你要量產火箭炮,這裡面的困境還有很多?”耶夫洛夫問。

“是的,不過火箭我們又不是沒有量產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