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志因而走在隊伍的前頭,在出了居民區後,沿著以樹幹鋪設的道路前行,在走了約莫五百米後停下了腳步。
他抬手說道:“就這裡吧,同志們!這是我們墾荒前就有的耕地,二月份的時候就播種塊根了。看看這些地表上的大葉子農作物,它們就是馬鈴薯。”
薩林奇金眯著眼睛,土豆他是種過的,因而土豆的長勢情況,僅憑葉子就能便知一二。
除了大路就只能面對泥濘了,沼澤地的土壤本就鬆軟潮溼,因為雨水的原因就更糟糕了。因為大家都穿著皮靴,基本免疫了一切泥巴,一行人直接下到田地。
楊明志扶著鐵鍬,對薩林奇金說道:“專員同志,你剛剛說自己曾是農民,還種過馬鈴薯。怎麼樣?這就是我們的農田,現在是否能以你的經驗,判斷一下長勢。”
“這當然可以,我只要稍微看看就明白泥土下的情況了。”
說著,這位斯大林專員蹲了下來,近距離的觀察一番植物的莖葉,直接斷定道:“這些馬鈴薯的長勢還不行吶!我記得你們打算是本月底收穫的,在我看來非得等到五月份了。”
“是嘛?!”楊明志問道。
“當然,我想耶夫洛夫同志也能明白一二!看看這些葉子,還是翠綠色的,這說明這些馬鈴薯正在生長期,這個階段你真的不要指望他們的塊根能有多大。再說了!”薩林奇站起身來,繼續說:“二月份可是非常寒冷的,即便普里佩特沼澤相對溫暖,種植的也是耐寒的品種。但是寒冷抑制了生長,收穫季不是本月!”
“可是,馬鈴薯不是六十天左右就能收穫了?!起碼去年秋季結束時我們收穫了一季,從而解決部隊的過冬糧食問題。”
薩林奇金聳聳肩,指著地面:“聰明的別列科夫同志,你挖掘一下就明白了。有時候我們總是很樂觀,實際差強人意。”
楊明志自始至終就不相信二月份播種的土豆能高產,但是這個薩林奇金的話說的更糟糕。他沒有使用什麼誇張的言辭,而是分析了土豆的生長。顯然這個傢伙也是個老農民呢!
現在土豆究竟長勢如何?楊明志瞄準一株,一鏟子下去,再用力的翻出來,擼盡了泥土,整個塊根盡顯眼前。
結果真的很糟糕,這些土豆根本不是可喜的拳頭大。在這一株眾多的根鬚上,有著一大堆的膨脹塊根,可惜形容它們是花生跟為貼切。
“現在正是馬鈴薯的成長期,這些塊根還能繼續生長呢!別列科夫同志,你用不著擔憂什麼。”薩林奇金坦言。不許這個中國人一直蹲著是因為這個事實對他的打擊很大?薩林奇金又安慰了幾句。
“沒什麼,專員同志。你的見解非常正確,農業的事完全交給你,不僅僅這是你們的本職工作,我看也非常重要。我完全沒想到,從天而降的專員同志,還是個農學家。”
“哈哈哈!我年輕的時候是個農民,對這略知一二。”薩林奇金爽快的說道,他實在清楚這個中國人此言的另一番一味。一個從天而降的官員,若要服眾可不是擺出斯大林就可以的。在自個來之前,這裡的發展幾乎都是依靠這個中國人別列科夫,只有他這個人真正的佩服自己,以後的各種工作才好展開。顯然,自己和他以後的合作前景非常巨大。
薩林奇金知道,論到對科學技術的瞭解,自己遠不如這位別列科夫。現在自己終於有一項他不怎麼懂,卻至關重要的農業知識,以此就能讓他佩服。這便手指著烏雲密佈的天,繼續說:“這場雨其實非常及時,霜期因而完全結束了。雨水過後,氣溫理應繼續回升,這些馬鈴薯進入旺盛生長期。三月份還是太冷了,因而生長緩慢,最終我們將在五月份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