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俄時代,帝國的人民中最龐大的竟是農奴,他們竟可以被當做貨物一般被農奴主買賣。沙俄的農業發展因為這樣的制度一直被限制。葉卡捷琳娜二世曾想改革,卻依舊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直到亞歷山大一世的改革,然而這些變革並未解決多少問題。
農民已然要承擔土地租金、利息和贖買手續費用之盤剝。傳統的土地稅、自制稅和村社捐稅等各種苛捐雜稅。表面上農奴獲得了自由,他們依舊被貴族以經濟手段牢牢控制,常年在飢餓線上掙扎。
大量農民破產成為無產階級,其規模總數竟達到一千萬,真是他們將布林什維克推到了歷史舞臺,這就是蘇俄能夠打贏內戰的根本原因。
集體農莊制度建立了,廣大農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沒有了各種稅收的盤剝,除卻上交的公糧,剩下的便是集體農莊蘇維埃自己分配。
楊明志也意識到這些農民是願意接受這樣的制度,它很類似最傳統的古代村社模式。人們是那樣的互相幫助,生活安寧。
他更知道,在那個位面中國後來施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一樣是符合中國國情。幾千年以來的封建王朝,國家的主力正是自耕農,這個群體越強勢,國家越強盛。
即使在新時代,土地完全國有,人民卻弄獲得土地的使用權,這使用權也能有償轉讓。大鍋飯的人民公社化時代終結,中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農業發展道路。
被制度束縛的雙手被解放,勞動積極性提升來,但僅僅是優越的制度就能讓糧食產量翻倍?!
不!只有化肥!只有它才能讓土地高產!
回到了家裡,楊明志心事重重的,他坐在床鋪之上一個人盤腿靜坐。
楊桃這一整天除了去醫院看了看,和娜塔莎充當了一下醫護人員,當傍晚降臨,她就回到了家進行例行打掃。
丈夫一副思考模樣進了家門,她也沒好意思打攪,很可能會議中商討了不得了的事。
她只是準備著從食堂拿來的麵包,又開啟一聽酸菜罐頭,這才坐到了他的身邊。
“嘿!已經思考一會兒了,該回過神來了!”
楊明志一怔,看看腕錶已經晚上七點了。
楊桃撅起小嘴,不耐煩的問道:“你今天是怎麼了,是不是軍隊上的事讓你操勞,你們又在商議一次強力的軍事行動?”
“沒有!這次是關於經濟的。”
“經濟?那是什麼?”
好像這是這個丫頭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彙?楊明志一想也是,剛剛的思索自己已經有些後悔了。既然老毛子們就是喜歡計劃經濟,就讓他們繼續搞唄。在這最慘烈的戰爭條件下,計劃經濟反而是特別優越的制度,自己幹嘛要去插一腳,弄得一種“反蘇分子”的感覺。
反正話已經說了,那些建議柳得巴廖夫一票人定會仔細研究。自己畢竟是個外鄉人,計劃的出發點也是為了提高生產力。
和老婆將燒腦的問題毫無意義,他轉過身猛的拉起妻子的雙手。“小桃,哥今天搞了一個大事!”
他目光如電,這番話一板一眼,驚得楊桃小心臟亂跳。“到底是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