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第五百二十七章 紡織廠女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二十七章 紡織廠女工 (2 / 2)

蘇聯的一系列人口學家都信心勃勃的相信,以1939年初的人口增長速率,到了1945年人口會突破兩億。因為戰爭關係,蘇聯發動的可以說是侵略的戰爭,瞬間擴張的領土又增加了兩千萬人。結果二戰的全面爆發,戰爭結束後人口淨損失竟接近四千萬人。

這場戰爭蘇聯到底死了多少人,最誇張的說法是死亡四千三百萬人,這個眾說紛紜的問題被赫魯曉夫這個IBM說成兩千七百萬。

就以楊明志的視角來看,戰爭打的龐大國家人口出現斷層,就納粹在白俄到處殺人制造無人區的尿性,整個蘇聯非得損失四千萬才靠譜。比如這些女工,她們的丈夫幾乎都當兵了。如今得不到丈夫的音訊,統統在此守活寡。

生產完畢的毛線纏在紡錘上,在另一個房間更,這裡起碼集中了三百人!

楊明志赫然看到,這些女工完全在靠一雙手織毛衣,當一件成果完成旋即開始下一件。

見長官有意,沙巴諾夫趕忙說道:“長官是否願意見一見,給我們的狙擊手編制毛衣的那兩人?”

“要見!我當然要見!我真想認識她們,如何在三天內就織好一件毛衣!”

由沙巴諾夫帶路,楊明志跟著步伐走著,順便看看各位工人的勞動。

到訪是以為身著軍裝的男人,不少女人瞟他一眼,這獨特的面孔足夠說明一切,胸前的金星勳章更是至高榮譽。

對於尊貴的人,俄羅斯人往往有著本能的敬畏。這些婦女大部分是農婦,紛紛勾著頭忙著自己手頭工作。

楊明志也稍稍注意到她們的手法,織毛衣的方法和中國傳統的並無多大差別。不過他還是看出來一些門道,一會兒還得和沙巴諾夫說說。

這時,要見的兩個人終於出現在自己面前,和楊明志估計的一樣,她們的身材和其他斯拉夫中年女人並無不同——有些胖,起碼看著有些胖。

沙巴諾夫介紹道:“這兩位,一個叫達瑪拉,一個叫巴夫拉,她們是這些工人中的佼佼者。”

俄國女人的名字根本不如中國人的好記,楊明志聽了下也沒好好記住。他還是命令她們繼續工作,以證明自己的實力。

正如沙巴諾夫所言,木針在二人手上操持的十分靈活,唯有如此她們才能迅速紡織。從她們被布纏著的手指來看,要麼是被木針扎到,亦或者是磨壞了。

能讓女工這麼拼命的真的是效仿那個“挖煤狂魔”斯達漢諾夫?她們的階級覺悟真的那麼高?楊明志可不相信這些,與其說什麼主義,在“戰爭孤島”中活下來就很艱難,趨勢這兩位遠比其他人更高效的工作,除了效率天生的高,也在於對衣食住行的追求吧。

楊明志想到了這最關鍵的問題——人首先得吃飽飯。

他問到沙巴諾夫:“現在你告訴我,對於這件紡織廠工人的糧食配給是如何的?”

“是按照生產成果兌換工分,再依靠工分兌換作為糧食的馬鈴薯。一件衣服必須在一週內織好,獲得十個工分,以此能兌換五公斤馬鈴薯,亦或者是二十公斤鮮魚。”

經過他的介紹,紡線工的工分也是大同小異。

馬鈴薯的庫存消耗因為捕魚業的展開得到了很大緩解,但只吃魚還是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就這些女人的體型來說這些事不夠的,長此以往她們戰前儲備的脂肪,就如同冬眠的熊,在不知不覺中消耗掉。對於瘦身來說餓飯故而是個手段,對於高強體力勞動來說,低血糖昏倒的危險時刻存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