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民兵輕鬆的將這門無後坐力炮帶到試驗場,因為其總重量還不到五十公斤,這番又加上了輪式炮架,實際是一個士兵就能輕鬆的拉著這門炮走。
這門炮固定在炮位上,後方的支架也神展開插入地面。
它簡單的外形令人眼前為之一亮,多羅寧和他的戰士們都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這有些敦厚的“小傢伙”,而實際上它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殺器。
具體怎麼操作,這將由裡固施科夫直接給全連的人講解。楊明志則只要在一旁看著就好了,當開火之時捂住耳朵即可。
隨著裡固施科夫的講解,多羅寧非常吃驚,因為這炮根本沒有彈殼。他饒有興致的乾脆自己做個炮手,從而也在零距離能夠好好了解這款武器。
“真是簡單粗暴,我們不用彈殼,就像是大口徑炮臺炮的裝填模式,彈頭和******居然分開安放。”多羅寧吃驚不已,因為彈殼的存在就是保證火炮能高效運作的。
他多嘴的問一句:“這門炮如若發射多次後,炮管必然過熱。我們就堂而皇之的把火藥包塞入,這不會發生殉爆?”
“這不會!”裡固施科夫保證道,“作為炮兵你知道有個發射速率的問題。只要不頻繁發射就能避免過熱引起的問題,再者它冷卻的其實很快。”
多羅寧詢問的都是些炮兵專業問題,這一點楊明志知道的有限,所以設計火炮也必須和“武器設計局”的專業人士們一起討論。這些日子他學到了不少相關知識,卻還是比不上實戰和理論都具備的多羅寧。
關於過熱問題,解決辦法就是炮管變薄,炮身加裝了幾個散熱片,當然最好的散熱還是水冷。現在的沼澤地,冰雪還沒融化乾淨,大部分地域一到晚上就被再次凍結的冰雪覆蓋。多羅寧的問題實際不是問題。
但包括楊明志在內的製造武器的負責人,也不得不承認,因為戰爭導致的各方面的困難,暫時製造出這樣的武器已經非常勉強。這一點多羅寧也清楚,他沒有再多問。
整個下午,這一門火炮保持一分鐘一發的速度發射了十次,最擔心的炮管過熱問題不是問題。即使一般的火炮,十分鐘打十發,炮管已經有過熱彎曲的危險,這門無後坐力炮卻沒有這些問題。
十發炮彈紛紛擊中一公里外的巨大的由白灰圈出來的靶區,每次爆炸除了肉眼可見的衝擊波,就是黃色的蘑菇雲。那是苦味酸爆炸的結果,這煙霧可是有毒的。
它其貌不揚,取得的效果也不錯,只不過炮位這邊的硝煙真的很嚴重。
多羅寧自己也很無奈的被這煙霧燻的一臉黑,縱然是問題多多,這火炮確實摧毀了靶子,精確度也非常高。
他一臉糟糕的站在師領導的面前,敬了軍禮,臉上的笑容難以散去。
“看看你的形象,真是難為你的。這門火炮你肯定是一肚子詬病吧。”楊明志問道。
“問題很多,卻難以掩蓋它的價值。至少我們有了一門靠譜的火炮,射程和殺傷力我都很滿意。”
“但是你不覺得這火藥氣真的太大了嗎?在戰鬥中會有危險。”耶夫洛夫問道。
“這一點我承認,但是我們也有應對措施。”多羅寧指指這火炮的輪子,“它非常輕便,大不了開火一次,我們就立刻轉移問題。相反的,火藥氣暴露位置,也能很好吸引敵人,當他們擊中向那裡進攻,真正的火炮和炮兵已經轉移。”
這辯證的說辭令楊明志也預料不到。自己擔憂的火藥氣問題,這個多羅寧真的能用如此手段給解決掉?還是說他太需要火炮,才沒對這個直接抱怨。
不過多羅寧馬上又問道:“現在我們已經有無後坐力炮了,那麼火箭推進式榴彈,何時才能列裝部隊呢?”
“很快就會裝備了!到時候你們炮兵也會裝備一部分。甚至你們的無後坐力炮,稍微改造一下,就能成為單管火箭發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