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志扭過頭再次看著耶蓮京娜。
“怎麼,你還有什麼事?我們的英雄副師長同志?”耶蓮京娜戲謔道。
“是,還是有事!等一會兒我恐怕是坐實了英雄的身份,再說,我本來就是蘇聯英雄,若不是咱們和上級失去密切聯絡,我現在可是應該佩戴勳章的。閒話不多說,我只是想說,在那兩個姑娘的心目中,我的身份地位確實非常重要。”
“廢話!”耶蓮京娜彷彿在苛責,下一秒又樂了。“在我看來,你這人簡直就是那兩人的父親一樣的角色!”
“父親?算了吧,我還沒有那麼年老。現在別開玩笑了,接下來輪到娜塔莎。”
就像楊桃所經歷的事,娜塔莎亦是如此。在軍營中不少戰士尤其是老兵們,早已知曉這個孩子已經實際成為了孤兒。是誰製造的?是德國人。
真是因為孑然一身,她才更珍重現在的生活吧。對於她,有了丈夫,有了戰友,這些感情彌足珍貴,她也愈發把白俄羅斯這裡看做自己的第二故鄉?
不過也確實可以,楊明志和妻子的想法很相似。再者,時代已經悄悄的改變了,現在的時間點,中華民國和蘇聯已經是實際的盟友。1941年12月9日,因為珍珠港事件,中國正式向日本和德國宣戰。在法理上,至此中國戰場成為二戰一部分,而蔣中正也成為中印緬戰區最高指揮官(後來被撤這是後話)。
德軍如同魔鬼入侵蘇聯,似乎唯一的目的就是把所遇到的蘇聯人全部殺死。
在開戰初,大量蘇軍士兵被包圍,後勤崩潰。再者由於部隊大部分是臨時擴充的,很多人的戰鬥意識不強。本著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心態,他們舉起了雙手,結果他們還是死了,被德國人當做牲畜一般殺死。
基於這種情況,逃入這片沼澤地的兩萬人,基本上家家是有親人為德軍所殺。
娜塔莎向前幾步走,面對著數千人,深情演講起來。
楊明志赫然發現,這丫頭也是完全不需要演講稿。她的演講飽含深情,很快就到了關鍵性部分。
娜塔莎陳述著她的故事,她本是一個九年級的學生,如若沒有戰爭,今年十六歲的她就要上十年級了。在學校,她的成績還不錯,如若再努力一把,就可以考大學。但是戰爭爆發了,她和廣大同學被疏散回家,非常的黑色幽默,她的學校就在列奇察城內。
“這次軍事行動,我終於又一次去了我就讀的城市,我甚至已經遠遠的看到了高中的教學樓。但是這一次,我是扛著鋼槍去的,整個城市也與幾個月前完全不一樣。”
娜塔莎的遺憾的說到這些,引起很多人共鳴。就在軍營外聚集的人群,以及在場的一些士兵。大家可是烏克蘭人,不少還是基輔市民。那麼現在的基輔又是什麼樣子?因為頻頻遭遇隱藏起來的游擊隊,以及殘留的蘇軍正規軍的暗殺破壞,德軍在基輔城內大開殺戒。
當然殺的最多的,還是猶太人、吉普賽人,以及大量的城內的教師、科學家、醫生等知識分子。城外的娘子谷已經成為幾十萬人的亂墳崗……
聆聽女孩演講的人們在醞釀著憤怒。
娜塔莎繼續陳述,如果是楊桃自述的故事是發生在遠東,這裡的人們覺得距離太遠難以將心比心。那天娜塔莎的話,就如同刀子一般直插人們的心臟。
“德軍就是要殺人,他們會殺死遇到的一切人。我的父親已經參軍,或許已經戰死在某地。敵人突入我的村莊,母親將我和弟弟藏在地窖裡,我們連續躲了很多天,當我們從地窖裡出來,發現整個村莊的人都被殺害了。而我的母親……”女孩哽咽起來,不禁回頭看了看楊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