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殺在進行,按照戈貝爾的理論,“斯拉夫劣等民族必須消滅,他們消失後的土地,自然是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間。”過多的血腥矇蔽人的理智,使得本應該有更多良知的德軍國防軍也如同黨衛軍那般殘暴,完全獸性戰勝理性。
當下雨的時候,楊明志的人已經渡過了普里佩特河,沒想到第二天就開始下雨了。
“這場雨估計要下好幾日,甚至十幾日。德國佬絕對想不到,冥冥之中他們的上帝也不會幫助他們。”楊明志依靠著門框抽著煙,外面的雨水淅淅瀝瀝。
“丈夫你快進屋吧,天冷,還是注意好保暖。”
“好吧!小桃,你也要注意保暖。”
楊明志進了屋,他實在是知道未來的走向。作為穿越者,他這個小蝴蝶改變的力量微乎其微,尤其是天氣區區凡人根本無法改變。這次雨要下很久,德軍的後勤要發瘋,制定作戰計劃的那群人包括希特勒本人也會發瘋。
切諾比之戰大獲全勝,橋樑被炸,城市一片火海。勝利的喜悅情緒沒有因為秋雨所破壞,至於犧牲的戰友,戰士們早已習慣。因為既然做了軍人,每一場戰鬥都可能戰士,戰死在衝鋒的道路,或者守衛陣地流盡最後一滴血,這恰恰是戰士的光榮。
這場戰役,很多人得到嘉獎。因為物資的匱乏,戰士獲得的獎勵無外乎乾淨的衣物和更多的實物配給。他們的戰績也被記錄在冊,按照楊明志的話說:“不管大家能不能戰鬥到戰爭勝利,你們所有人的功勞都要有文書在冊,這是你們光榮的憑證,也是要等到戰後交給國家,領袖不會虧待保家衛國的人。”
所以娜塔莎等人,因為不畏炮火和敵人的裝甲列車死磕吸引了火力,這戰術佯攻是戰鬥勝利的關鍵。之後便是炮兵連的戰士們,還有製造苦味酸炸彈的兵工廠人員。
在慶祝之餘,部隊立刻開始著手防澇措施,倉庫檢查更加頻繁。可惜,很多馬鈴薯要麼發黴了,要麼發芽,它們只好用於餵養牲畜家禽。
“蘇聯的糧食總是放在不好的糧倉,糧食在這樣艱苦的條件真是難以儲存啊。”楊明志無奈的吐槽也沒有辦法,唯一的補償辦法就是期待新一季的馬鈴薯能捱過十月,到了十一月無論如何都挖出來,即使個頭小還能果腹。
當大家忙著防澇工程,普里佩特河西岸的防線,很多兵力被抽調會來。此時河流已經漲水,部隊建立了浮橋用於交通。看起來德軍完全沒有報復的傾向,原本準備戰鬥的民兵和預備隊立刻從事別的事。
楊明志在心中祈禱,德軍最好不要愚蠢的展開攻勢。
另一方面,切諾比固然是變成了一片廢墟,橋樑橋墩被炸斷整個橋已經不能使用,這給予佔領下的烏克蘭德軍極大震撼。因為這襲擊毫無徵兆,就結果來看簡直是成建制的集團軍一級的傑作。
他們在廢墟中找到了大量是死屍,很多變成了焦炭。不過他們在河畔發現了一些獨木舟,這些船隻出現非常異常。一些死屍也被調查一番,有綁腿這個特點再度浮出水面。
這直接令德軍聯想到白俄羅斯德軍707師的遭遇,蘇軍士兵不會用布條把小腿捆結實。至於現在出現的,只能說明切諾比也是被同一股蘇軍襲擊,焦點一下子落在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交接的沼澤地區。
德軍甚至可以確定,這片爛泥溼地還有大量森林的地區肯定聚集了大量的游擊隊,大量的蘇軍潰兵湧入那裡。從之前的經驗,蘇聯當局在向後方派遣大量游擊隊組織,普里佩特沼澤地顯然成了游擊隊的根據地,這樣成建制的發動戰爭也就不足為奇。
可是,知道了情況又如何。德軍司令部實在無暇顧及這些問題,更沒有兵力去掃蕩白俄羅斯。目標依舊以攻佔莫斯科為主,治安戰只能暫且放一放。
不過德軍立刻做出了調整,除卻在各個據點加強監管外,有開赴各個村莊監管起來,建立親德組織,培養反對斯大林的俄羅斯人。在遊擊活躍地區域搞無人區,經濟上嚴格管制,禁止任何生活必需品、藥品、武器原料流向游擊區。
德軍立刻開始如此辦事,切諾比周圍的村莊全部遭殃,在莫濟裡列奇察公路的周圍已經實實在在的變成了無人區。
即使是雨季,德軍的暴行變本加厲,很快,這些情報就送到了284師師部——德軍更加殘暴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