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上午的問題,楊明志完全不知道,他聽了一點也有了一些見解。總而言之,耶夫洛夫和耶蓮京娜已經統一了意見,自己沒有異議便是支援,之後的事歸他們搞。
現在,楊明志把很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
“同志們,上午的打靶訓練是我們廣大民兵們,幾乎是首次實際操作步槍。對於打靶效果來看,成績是非常差的。”
眾人點點頭,楊明志注意到,管理軍火倉庫的同志也在場,現在的情況他應該最清楚。
“尼古拉,上午我們一共消耗掉了多少子彈?”
“是2257發步槍彈,還有你的手槍,13發手槍彈。”軍需官尼古拉如實報告,同時按照楊明志的要求,他也彙報了現在的全部子彈量。蘇式步槍彈約十一萬發,蘇式手槍彈約五萬發,反坦克步槍彈最少,只有五百零二發。
相對於蘇式武器,繳獲的德制武器還有彈藥量就比較多了,步槍子彈超過五十萬發。巨大的彈藥量使得之前運進沼澤用了極大力氣,令人慶幸的,那些馬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到了現在,當初運貨的卡車還有打完仗的半履帶裝甲車依舊扔在沼澤外圍,大家還是希望把這些弄進沼澤。奈何條件還不允許,暫且只能讓一組士兵看守。
軍需官尼古拉彙報完,楊明志看看大傢伙。“同志們,你們也都明白了,我們的彈藥量並不多。今天只是訓練一次就消耗掉兩千發,在得到軍隊援助之前,我們必須節省著用。”
彈藥有限這種事耶夫洛夫非常清楚,他無奈的搖頭:“或許我們只能暫且放下訓練,要麼就用德制的武器。別列科夫,你給少年兵繼續用蘇式武器訓練好了。”
“好吧。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不準訓練,我們缺少糧食了可以繼續種地,我們缺少彈藥,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製造,要不然,我之前命令士兵收集子彈殼是為了什麼?”
楊明志的意思說出來了,給彈殼復裝,重新制作子彈。這個計劃令人耳目一新,楊明志作為一個兵工廠的小領導,他深思熟慮後認為,即使鯰魚村這樣的情況,依舊可以在簡陋條件下復裝子彈。
村長波博斯基覺得這個人的說法很奇特。“別列科夫,你確定我們這樣的漁村,能像城裡的工廠那樣生產軍火?”他的疑問也是大多數人的疑問,耶夫洛夫、耶蓮京娜報以強烈的懷疑。
楊明志清清嗓子,“這幾天我在村子裡觀察了一下。你們的鐵匠手頭的工具挺齊全的。我又去各家各戶的廁所看了一下,發現了我想要的東西。這樣,我覺得復裝子彈的條件已經成熟。”
他的話簡直晦澀難懂。
村長肚子一堆疑問,“鐵匠?廁所?這些和生產子彈有什麼聯絡?難道你指望鐵匠老伊萬給你製造?”
楊明志自信的點點頭,那個老伊萬自個和他稍微閒聊過。比起聊天,那人的五花八門的工具才是拜訪的最大收穫。
兩人聊起過復裝子彈的問題,結果這個傢伙直接聲稱,在沙皇時代他確實做過子彈復裝,為了只是節約子彈打獵,無奈廢物利用罷了。
楊明志扶扶眼鏡,彷彿已經看清一切。
“如果此刻老伊萬也在這裡就好了。他聲稱,即使時代改變了,彈殼依舊是彈殼,沙皇時代定下的槍械標準沒有改變,他以前的技藝就能繼續發揮。因此我們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火藥,簡而言之,我們只是特別缺啥***罷了。”
復裝子彈,部隊裡有那個當時參與戰壕挖掘和打仗的化學家伊萬諾夫,這個中年人大難不死,配製黑火藥是他的拿手好戲。
白俄羅斯礦產很豐富,沼澤地這裡有溫泉,因此也有硫磺。最匱乏的正是硝石,目前沒發現硝石礦,只得用傳統又極端的方法——在廁所找好硝。